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白沙瓦方面安排的村庄比较老旧,为了适应拍摄的爆炸场面,剧组甚至花钱拿下几处平民房,也是让巴国农民朋友也能享受到拆迁户的滋味。.. 不过话又说回来,由于巴国经济水平低下,就算要“拆迁”,其实剧组也没花几个钱,折合人民币才五万左右。 场面布置尽量贴近实战风,爆炸要使用军队的炸药来做,子弹虽然是空包弹,然而镜头中的却丝毫没有作假,那真的是采用实弹发射,一发打到民房上面,绝对是要把民房轰塌。 将村民清理劝退,整个村庄全都戒严,摄影机位安装完毕。 开打! 首先是全副武装的阴毒特种侦察部队进入镜头,脸上摸着黄绿色油彩,身着荒漠迷彩服,队伍呈散兵线状态迅速散开。抢占高点的狙击手,架设天线的通讯兵,前出侦查的突击手,所有人各司其职,看着确实有模有样。 镜头中一闪而过,没错,那显是阴毒国宝级轻武器英萨斯步枪,号称是集百家之长的地球村顶级步枪,牛逼! 虽然不清楚白沙瓦为什么会有这种东西,不过当戚烈在武器库里面看到它之后,那是毫不犹豫地决定,必须要让这款武器出境,而且后期还得给几个特写镜头。 人家好歹也是用了二十多年潜心研发的产品,再怎么也都得给个面子嘛。 同样,在戚烈看来,英萨斯步枪在影片中出现,也算是给全程紧张地战争片增添一抹逗比的亮色,聪明的导演不会全程让观众过于紧张,一两个笑点,调节心情,这是必不可少。 再随后就不用多说,按照剧情的需要,巴方地面部队因为各种原因,惨遭剧情杀! 紧接着,负责后点观察战局的巴方通讯兵收到消息,战机已经抵达作战空域,请求地面引导。 经过通讯兵的激光指示,随后是一枚制导炸弹从天而降,精确命中阴毒特种部队所在石头房,并且剧烈地爆炸开来。 要问这个镜头在拍摄的时候到底有多假? 很简单,直升机搭载一枚一百公斤的航空炸弹,而这枚炸弹还是那种做过特殊改装的,炸药全部倒掉,弹头加装上只有一个壳子的激光导引头,然后在距离民居几十米高度让直升机悬停,通过目视对准目标,投放! 所有布置,其实都是为了能让摄影师方便,并且要完美地拍到炸弹将楼顶贯穿的特写镜头。 至于后面楼房爆炸镜头,那其实是剧组在房屋里面布置了炸药,直到巴方军队将楼房里面的炸弹壳子搬出来之后,一群人坐在铁壳子上面,再笑嘻嘻地看着小破屋。 此时是拍摄村庄场景的最后一个镜头,工兵按下起爆按钮,民房瞬间爆炸。 特效拍摄就是这么逗比,尽管你在荧幕上看到的感觉非常爽,但现场拍摄却是各种无下限,这便是为什么演员看到成品视频时候,普遍都会忍俊不禁的原因。 说实话,前后差距太大,众人是真的忍不住想笑! 像这种拍电影的方式,屠吉达作为制片人,他也是听戚烈解释好久之后,最后才不得不感慨,特效的力量真是没谁了,简直毁三观。 村庄攻坚战结束,随后几天接着补拍其它细节,关于阴毒狙击手在看到自己队友团灭之后,亲眼目睹巴方居然在边境冲突中升级了交战方式,动用空军作战力量。 于是,作为阴毒狙击手和兼职观察员的阴毒通讯兵向后方汇报了前线情况,并且请求来自空军的掩护,让他们能够撤退。 当然,为了黑一波阿三,戚烈给的剧本内容是这剩下两个士兵为了能引起己方指挥中心重视,谎报了队伍伤亡,宣称十三人特种小队只有伤亡两个,其它十一人被包围压制,需要空中掩护撤退。.. 很显然,这跟此时的现场情况不符,完全对不上。 通讯结束,阴毒紧急起飞幻影2000掩护,然而空中的枭龙却通过机载电子战系统侦测到地面不明无线电讯号,于是飞行员又根据电子战系统的定位,大胆实施超低空突袭,一波机炮洗地,直接把最后两人送去领盒饭。 故事拍到这里,时间都已经到了农历新年的春节,剧组却还巴基斯坦睡军队营房,为了能拍出顶级视觉效果,整个团队都做出了很多牺牲,本该安享晚年的屠老爷子跟着一起奔波,也确实够累。 农历新年,剧组没有回国,白沙瓦方面比较贴心,送了只烤全羊到剧组驻地。 要说巴基斯坦的食物,把它作为特色食品,少量品尝,普遍还是挺不错,比如烤全羊的味道就挺美味,以及用奶调制面团做的馕,这种馕很薄,比飞饼厚不了多少,但没有飞饼大,很好吃,有一股奶香味。 至于最有特色的奶茶,这个就真不是戚烈能喝的惯了,小小地尝过味道,然后是再也不想去碰。 拍摄期间遇到了连续三天的降雪天气,剧组也没有开工,只能在基地参观,巴国的地勤很热情,还让戚烈坐进16的座舱里面体验了一把。 说实话,美国佬把16座舱设计的确实很漂亮,这个得承认。 虽然巴国这批16也有十多个仪表,座舱里面只有一块7英寸左右的小显示屏,但人家却把整体效果设计的整洁、利索。 作为内行人,戚烈很清楚,这个关系到工业设计美学、人机工程学问题,国内还有很多差距要追。 也没有过多停留,参观之后感觉16其实也就那样,往后再等几年,枭龙服役之后一脚踢翻16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实在是因为这批飞机太老了。 降雪天气结束,白沙瓦方面通知由于天气转暖,可以配合做最后几个拍摄项目。 关于枭龙的公路降落,这个镜头不能完全靠制作,必须要对应拍摄一次真正的战机公路降落,也不管是什么机型,戚烈主要是需要降落的现场视觉效果,回头才能有背景参照,不然特效做的太假,毕竟地面细节和天空细节完全是两码事。 天空背景可以特效合成,毕竟很单一,但地面细节就太多了,公路、路边的土地、荒草,以及对应的地勤人员,这绝对不可能完全用特效做。 公路起降要求着实不低,以二代机的起降性而言,要想做到这一点,着实还有些勉强,16倒是有这个能力,但白沙瓦方面又不敢冒那个险,最后决定: 拍公路起降镜头没问题,但只能抽调8喷气式教练机做演员来配合电影,这家伙起降性能好,容易操作,就算有个小剐蹭也能接受,大不了拉到巴方自己的工厂修理便好。 对于戚烈来说,8好歹也是喷气中级教练机,起降速度都勉强能够模仿战机效果,于是也没什么意见。 按照这样的思路,在一处战备公路,地面架起四台摄像机,空中起飞无人机,立求做到多角度、全方位视频拍摄,保证成片质量。 巴基斯坦境内的拍摄工作前后持续二十五天,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对于这次微电影项目,巴方虽然没有投入资金,但光是各种人力物力也不算小,这些都是没要剧组花一分钱。 剧组拍摄计划结束之后,白沙瓦提出了一个要求: 希望戚烈尽量把影片剪好,最好能剪长一些,如果能达到五十分钟以上,巴方将会把其定性为正规电影,在本国电影院上映。 针对这样的要求,戚烈若有所思。 按照原先计划,微电影是要剪切35分钟,然而就这次拍摄的镜头时常来说,其实是可以支持更长时间的剪切效果,如果再给空战特效动画增加些时长,全剧五十分钟肯定不成问题。 但如果真要上电影院,恐怕这时长还有些捉襟见肘才对,于是没办法,再继续停留两天,干脆再补拍点镜头。 补拍时候丰富了村庄枪战部分的火爆场面,白沙瓦基地的枭龙战斗机起飞前弹药转运挂载、飞机起飞镜头,甚至把冲突的前戏,也就是阴毒特种兵摸哨边境的片段都给拍了出来,反正对应的建筑资源、演员都是巴方出,剧组也多花不了几个钱。 加上这些补拍素材,戚烈有信心剪出七十五分钟的正片,加上片头、片尾,八十分钟稳妥! 相对应的,白沙瓦方面为表示感谢,剧组回程的时候终于不用座运输机了,对方贴心地安排一架达索20公务机,回国中途只需要转场一次,剧组就全部能飞到文江机场降落。 对比来时的130运输机,回国能享受公务机待遇,看来这个小巴很会来事儿啊! 巴**方一共拥有两架猎鹰20公务机,这次拉出来给剧组享受,算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了,放眼整个剧组上下,没看到全都是乐的合不拢嘴? 感受着真皮座椅的舒适,石竹当然知到现在这架飞机要比来时候的丑家伙好多了,飞机改平,姑娘自己仰躺在柔软地座椅上,舒服简直没得说。 好一会儿之后,悄悄地凑到戚烈耳边:“姐夫,以后等我们发财了,也买架这飞机好不好?”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