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灾情(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第1章、灾情

  太子妃的马车内除了皇长孙之外,还有一乳娘与一丫鬟随行, 马车并不算大, 四个人坐在里面甚至有些拥挤。

  舒清浅上车之后, 太子妃便让乳娘与丫鬟先抱着麒儿下了车。

  待车中只有她二人时, 舒清浅方将手中包裹内的木匣递给太子妃, 并开口道:“我来给您送行。”

  太子妃接过木匣打开,只见里面是一些现银与数张大面额的银票,太子妃合上木匣苦笑道:“你的心意我心领了,如今太子与我已是罪人, 畅文苑与我本就没有什么关系,我若接受了你的分红, 万一被陛下得知怕是太子的罪名又得多上一条了,更有甚者也许连你都会被迁怒。”

  舒清浅并未接过木匣,而是道:“只有现银是我准备的,当日我曾许诺今后每月都会将分红亲自交于您,这就当作是最后一笔了, 至于其余银票我也是受人之托。”

  太子妃疑惑, 她实在想不出除了舒清浅还有谁会在这个时候雪中送炭。

  舒清浅笑了笑:“这些银票是三殿下去和县之前托我交于您的。”

  当日章昊霖将银票交给她, 并道:“我估计在我去和县的时候, 父皇定会将此次大震归咎于太子,届时怕是太子妃与皇长孙也会有所牵连,你看情况,若是他母子二人用得上这些银票你便帮我交给太子妃。”

  舒清浅起初并未答应,只反问道:“如果陛下真不念及父子亲情, 我若替你将这些银票交给太子妃,陛下岂不是连你也要一起怪罪?”

  章昊霖道:“太子在江南离开前曾托我代为照看太子妃与麒儿,我虽未答应,但却也无法真的置他们母子于不顾,这点银票也算是尽我唯一的一点薄力了,至于父皇……”章昊霖摇了摇头继续道,“若是父皇真想怪罪一个人,即便我不送这些银票也会有其他理由被责罚,所以倒不如不要去管他。”

  舒清浅当时还有些怀疑章昊霖所言,但如今确实相信了,太子以前即便犯再大的错,也只是陛下一句“下次注意”便可了事,如今陛下在祭山大典上连太子温良谦恭的品行都成了唯唯诺诺不思进取的罪名,舒清浅除了感慨一句天家无情也是再无他言了。

  眼前太子妃听闻舒清浅所言,目光落在木匣上不知在想些什么,良久才开口道:“太子在时,与我们最亲近的四弟如今连面都不露一个,结果却是三弟……”太子妃苦笑着摇了摇头,“果然只有变故面前方能看清一人。”

  舒清浅也不愿再多言,只道:“我想三殿下此举也是希望您能与小皇孙安好度日,还望您多多保重。”

  待舒清浅下车离去后,太子妃最后一次望向了京城的方向,当初十里红妆嫁入太子府为正妃时有多风光,如今独自带着稚子背井离乡就有多凄凉,一声叹息,太子妃收回了目光,拿着木匣子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乳娘与丫鬟抱着麒儿重新上了马车,太子妃将木匣小心收起,伸手抱过麒儿,将身后的所有记忆都抛之脑后,如今她唯一要做的便是好好照顾麒儿,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得继续生活下去。

  舒清浅骑着马慢悠悠地朝城内走去,她倒是不怎么担忧太子妃今后的日子,远离京城,又有这么些银两傍身,只要不想不开想要离开泰山,想必那些侍卫也不敢多为难他们母子。

  舒清浅回到左相府时,碰巧看到见一身着号衣之人行色匆匆地从相府内大步走出,迎面撞上舒清浅方停下脚步朝她行了一礼:“舒二小姐。”

  舒清浅见他号衣与靴子上皆是泥点,忙开口询问:“你可是从和县而来?”

  那兵士点头:“我奉三殿下之令回京汇报新灾情,顺便替舒统领送一封树心回左相府。”

  舒清浅立刻追问:“那边灾情如何?”

  兵士摇头道:“三殿下与舒统领去的第二日和县便开始下暴雨,不少百姓躲过了当日的大震却未能躲过洪水,总之情况不容乐观。”

  舒清浅蹙眉走进府中,厅堂内,舒夫人正在读阅着舒辰瑜的书信。

  舒清浅上前:“娘,二哥信上说什么了?可还安好?”

  舒夫人边将信交给舒清浅边担忧叹道:“你自己看吧,早知和县灾情如此危急,当日我就该坚持不准他去!”

  舒清浅接过信件,她二哥虽轻描淡写得将灾情简单带过,但信中“余震不断”“暴雨难停”“灾民无数”等字眼还是令舒清浅心惊不已。

  舒清浅紧紧地盯着手中这一张薄薄的信纸,似是想要透过这白纸黑字看清和县的情形,她担心舒辰瑜,更担心连一封书信都没有的章昊霖。

  还有月余便是新年,明德帝似乎刻意想要忽视百里之外水深火热的和县一般,所有关于和县灾情的折子全部交由左右二相处理,朝堂内外一派假象的祥和。

  腊月初八,京中百姓都在热闹地祭祖祭神之时,和县再次传来消息,连日暴雨致其地山崩水出,形势万分危急。

  消息传来之时,明德帝正于宫中设腊八宴与群臣共乐,由于内宫正在设宴,前来传信的官吏无法进入,只能一身狼狈地在门外等着内侍通传。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