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归来(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邹缉所述非常有道理,是睿智之言,后来宣德皇帝称赞他进言献策都是“正道”。朱棣看了奏书,无话可说,干脆置之不理,却未治他的罪。

吏部主事萧仪出身进士,是个诗文家,很有才华,注重气节,但是他胆子最大,批评起来最直言不讳。他认为,火灾和迁都有关,你迁都,所以老天发怒了。他的火力太猛、批评太刻薄,戳到皇帝的痛处。朱棣肺都气炸了,气愤地说:“我迁都前,与大臣密议,商量很久才作出迁都的决定,哪是什么轻举妄动?”他对萧仪的说法愤恨至极。

朱棣没有唐太宗那样的雅量。

尽管萧仪有商代比干一样的忠勇,但朱棣还是做了一把商纣王,将萧仪下狱处死了。

“言者无罪”“忠言逆耳”从来都是嘴巴上说说的,世上又有几人能听得进中肯而又尖刻的批评呢?碰上大度的皇帝,过过嘴瘾倒也无妨。

萧仪偏偏遇上固执偏狭的朱棣,批评人不讲技巧,将自己的性命都搭进去了。

户部尚书夏原吉一向有雅量,为稳定局面,主动将责任承担下来。他对皇帝言道:“言官们响应您的号召弹劾大臣,本身并没有罪。我们作为大臣,没能协助皇上谋划好大计,臣等才有罪。”

朱棣这才消了气,宽宥双方。

有人指责夏原吉偏袒言官,夏原吉无所谓地言道:“我们历事太多,言语即使有过失,皇帝也不会怪罪。但若言官获罪,那下场便惨了……”

在这场大辩论中,侍读李时勉等两人被投进监狱,御史郑维桓等五人发配交阯当官,只有邹缉等三人没有治罪。朱棣禁止言官再非议迁都,否则以谤讪罪论处。许多人保留还都南京的想法,只是暂时闭嘴罢了。

不知道是遵从老天的旨意,还是不想劳民,朱棣没有重建三大殿。三大殿烧就烧了吧。反正奉天门还够宽敞,面阔九间,进深四间,长宽数十,在这里处理军国大事也够气派的了!

所以,朱棣选择在奉天门听政。算起来,他在帝星的位置上,坐了还不到百日。

而就在此时,远在交阯、化名陈伺的王九又再次上书请辞锦衣卫指挥使一职。

在百官惊诧与惋惜之间,永乐帝朱棣出人意料地大笔一挥,终于同意了王九的请辞;与此同时,亦同意了公主朱菁携外孙回宫省亲的申请。

于是朱菁带着已是十岁的儿子陈耀,与王九一道经过大半个月的行程,回到了北京。

当永乐帝朱棣看到了这一家三口,看到了热泪盈眶、已为人妻、为人母的自己最为疼爱的女儿仪态万千地向自己款款行了个万福,还有一侧一同下拜的交阯明月王----化名“陈伺”的王九与他儿子陈耀,内心嗟叹不已……

因为公主朱菁的到来,让永乐帝朱棣的心情却是好了许多。

朱菁没有提到要回交阯,那朱棣更无赶走公主朱菁的意思,于是这朱菁便如以前一般,每晚陪着朱棣处理政事。而那陈耀亦留在了宫中……

但这陈耀刚至“狗都嫌”的年纪的顽童,在这诺大的紫禁城内,出入如无人之境,实在是因为这这伙手脚、身子忒快……

与同父异母的王守仁相较而言,却都是半斤八两。王守仁是刚十岁出头便可偷偷跑出北京城,出关向北;而这陈耀更不是省油的灯!

某日朱棣与朱瞻基正赶赴往朝堂之时,不留神却发现侧旁的一名如猪般的膳食太监颤颤巍巍、略躬的长袍下竟然露出白花花的大屁股,这绝对是严重的失仪!

朱棣勃然大怒,待得了解详情之后,却是大笑而了之……

而一侧刚已成年的皇太孙朱瞻基想笑又不敢笑,但却上了心:这姑姑的儿子也太会搞了吧;这表弟在宫中无聊便跑到膳食房,这膳食房赶他走,他回头便将这胖太监的裤子全部剪了大洞……

再看这厨房的太监也着实太胖了,一时间也确实找不到合适的裤子!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