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碧峰寺·大报恩寺(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宣德五年(1430)六月,第七次下西洋前夕,为祈求佛祖保佑船队平安,郑和自己出钱,命技工铸成金铜佛像十二尊、雕妆罗汉十八位及古铜炉、钟灯、供具等放置在自己的宅第马府中,希望等下西洋回来后,请人题诗,再赠与碧峰寺供奉,作为“永远香火”。

碧峰寺位于南京城聚宝门能仁里一带。西晋永嘉元年(307年),晋怀帝司马炽敕命建寺。

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三年(388年),寺废,重修。

南朝宋元嘉时,因西域尼铁索罗登到都城建康(即南京),改名铁索罗寺。南朝梁以后,改称翠灵寺,也称妙果寺。宋朝称瑞相院。

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应名僧金碧峰禅师的请求,重建寺庙,因金碧峰禅师而名“碧峰寺”。碧峰寺建筑宏伟,以金刚殿、天王殿、正佛殿三座殿堂为主体,还有僧院五间,石塔一座,占地百亩。碧峰寺历经战火,几经修废,后世仅存金刚殿和几间僧院。

南京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位于南郊的牛首山不仅风景秀美,而且还是中国佛教牛头宗的发祥地。

传说牛首山西峰南坡有一石窟,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名叫辟支的僧人曾在此栖息,后于石窟中“立地成佛,上天为仙”,后被尊称为“辟支佛”,石窟也被僧众尊为“仙窟洞”,或“佛窟洞”,俗称“辟支洞”。后来,人们在牛首山西峰南坡修建了辟支塔(又称方塔),在仙窟洞下建佛窟寺。唐贞观年间,法融禅师在此修行得道,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流派----牛头宗的第一祖师,牛首山因此成为牛头禅宗的发祥地。此山因此而名扬海内外,对广大佛教徒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自503年牛首山修建佛窟寺起,到明代一千多年间,牛首山佛窟寺一直香火鼎盛,成为明初南京八大皇家寺院之一。

郑和信奉佛教,每年初春时节,都要去牛首山寺庙行香礼佛,游览名胜。

宣德初年,郑和的挚友牧庵谦公主持牛首山佛窟寺,郑和前往牛首山拜访,游览牛首山兜率崖和辟支佛洞时,“愕然有感,乃自己出资,伐木鸠材”,在兜率崖修建佛教寺观,作为晚年精神上的寄托。

由于兜率崖一带没有大片平地,不宜营建大型寺庙,在郑和之前此地没有庙宇记载。

如今,郑和当年营建的寺庙早已荡然无存,牛首山兜率崖也仅存一些当年的石刻和残碑。

自残碑可知,郑和出资营建兜率寺庙宇后,还购置了田产作为该寺庙产,田产收入作为寺庙僧人生活及从事佛事活动的主要经济来源。如今在兜率崖下方罗汉泉旁,仍保留有明代的摩崖石刻。摩崖石刻分佛像和文字,在约在长宽约五尺的石壁上,五个佛龛里雕凿着一百余尊大小石佛群像,佛像大的高约三尺,小的高不足一尺。

佛像坐北朝南,排列整齐,神态各异,与附近祖堂山献花岩遥遥相对。正壁佛龛内供奉释迦牟尼像,高约三尺,趺坐莲台,安祥端庄。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