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第十八章
邯郸城内,赵括正在酒馆里侃侃而谈。“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赵括将自己熟读的兵法背诵出来,引来一阵惊叹,他有些得意的看向台下,心中暗自窃喜。
“这位公子是谁啊?”
“你不认识吗?他不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吗?”
“就是他,他的父亲可是咱们赵国的马服君赵奢。”
“是啊,他父亲赵奢可是为咱们赵国立下不少功劳,看来他将自己熟知的兵法悉数教给了这个儿子,这么看来咱们赵国安定有望了。”
“听他兵法讲的这么熟练,想必上了战场也不会差吧。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咱们赵国又要有一个少将军了。”
“要是这样,那真是太好了。”
“本来以为马服君死后,赵国只剩下廉颇一位大将,如今看来马服君后继有人,咱们赵国还是一样强大。”
“那可不吗?若是换成别的诸侯国,谁敢和秦国作对,收下韩国的十七座城池。”
“若是韩国十七座城池归入咱们赵国,那咱们赵国的疆土可又壮大了不少。”
“是啊,到时候各个诸侯国或许就要看咱们赵国的脸色了。”
.......
赵括边讲着兵法,不时听着台下百姓的议论,心中满是得意。
四周不时传来一阵阵叫好的声音,围观的群众听得起劲,掌声雷动。
赵括骄傲的挑了挑眉,继续讲着熟读的各种兵法。
他的父亲赵奢在赵国是出了名的将军,和廉颇在赵国的地位几乎不相上下。
赵奢之前战绩赫赫,死后被王上封为了马服君,可以说是无上的光荣。
可是赵括心中却对父亲有些不满,从小他便熟读兵法,虽然只记书本,并无实践,也自认为‘天下莫能当’。
父亲却觉得他这样不行,还私下对母亲说:“兵法是死的,战场之上不是只会兵法就可以了,括儿却一直觉得打仗和熟读兵法一样很简单,若是日后赵国不以括儿为将还好,要是以他为将,只怕括儿会成为敌国破赵的漏洞。”
当时他便心有不服,一心想要找个机会证明给父亲看。
只可惜,如今父亲已经不在了。不过日后等他统帅三军大败秦军之日,他定然会在父亲坟前上香,告诉他,他看错了……
就好像今日他不过就是简单讲了一些自己熟读的兵法就把那些百姓唬得一愣一愣的,事实证明,他熟读的兵法是有用的。
这么想着,赵括看了眼台下,不少百姓的目光中满是崇拜和期待之情,他心中更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收了上党十七座城池,还未来得及安顿城中百姓,秦军便派兵围住了上党。
赵胜赶忙命人给赵王送信,请求赵王发兵救援。
赵孝成王听了消息,赶忙派廉颇率领二十万大军去救上党。
廉颇的军队刚到赵国的边境长平,上党便已经被秦军攻克,上党的百姓们纷纷逃往附近的长平。
于是,廉颇当机立断,在长平驻扎军队,接收来自上党的百姓们。
七月,赵军高筑围墙,坚壁不出。
秦军屡次挑唆,赵军按照廉颇指令坚守不出。
廉颇只守不攻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本就对上党之地丢失而恼怒不已,听说廉颇消极应战,心中更是恼火,只当他是倚老卖老。
可如今放眼赵国,能够领兵出征的将领除了廉颇,他又能派谁前去呢?
就在此时,有一则消息在赵国很快流传开来,邯郸城内流传最甚,很快便传到了赵丹的耳中。
“秦国最怕的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来当将领,廉颇容易对付,他就快要投降了。”**Y**Q**Z**W**5**C**O**M**
赵丹本就恼怒廉颇只守不攻的态度,正想找个人代替他,这么多人都说马服君儿子赵括有率军之才,再加上马服君赵奢用兵如神和秦国白起也算是并列的人物,他便信以为真,真的召见了赵括准备派他率兵前去长平代替廉颇。
蔺相如本在病中,好不容病情有些好转,听说王上有意派赵括前去长平,便连忙入宫面见赵王,劝说道:“大王仅凭虚名而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死调弦柱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遗留的兵书罢了,并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丹听后恼怒:“蔺爱卿你和廉颇是旧识,为他说话本王能够理解。但此事关乎国之存亡,廉颇一直不和秦军交战,诸侯国已经在嘲笑我们赵国怕了秦国,都等着看热闹,这口气本王可咽不下。”
蔺相如知道多说无益,赵王根本听不进去,只得无奈的摇摇头,退了下去。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