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七月十四在平江祭拜有两次,一次早上到午饭这个时间,这个祭拜是得回祠堂,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祠堂,另外一个次是江边或者路边在傍晚到晚上这个时间祭拜。
我们村是有祠堂的,里面供奉祖祖宗宗,平时一些祭祀祭拜,都是这里进行,我们村叫凌家口,其实就是凌家村,整条村子都姓凌,是平江地区凌姓的祖村,凌家二世祖的坟墓就在村中间,一座大白坟,凌家是有族谱的,从凌家二世祖南迁到这里,倒我们这一辈是三十七世。所以很多风俗习惯都保留下来,祭拜祖先,需要焚香,三茶五酒,鸡鸭鹅,猪羊鱼,五谷,六齐,冬、香菇、笋乾、金针、桂圆、姜、糖、紫菜六种即可。七味碗,是以七只碗各装七种不同熟食品的祭品,有如油饭、猪肉酒、麻油鸡、汤圆、甜米糕、花生汤海味水果鲜花,发粿,年糕,米糕等。当然也分场合,最大型是祭二世,基本上全族一起祭,不单是我们村还有其他凌姓的回来一起,那场面比较大,上面说的都有,如果每家每户逢年过节拜公,那就可以简单一些,好像七月十四这样的,焚七株香,前案三株,左右香炉各一株,门前左右各一株。香烛一对,三茶五酒,米饭碗需堆尖,整鸡或者整鸭,鹅也可以,需要整块肉,纸钱鞭炮。
和大哥带着祭品到祠堂,祠堂里面烟雾环绕,已经有不少人在拜,都是同村的叔叔伯伯,焚了香,点了蜡烛,摆好祭品,化了纸钱,放了鞭炮,就和同村认识的,聊一些家常,以前小时候,觉得拜祭是很有仪式感的,后面慢慢就淡了,可能人长大了,期待的心就没有了。这些祭品是要带回去的,以前小时候,大家家里都很穷,只有逢年过节,才有肉吃,逢年过节的肉,都是拜祭之后的,所以小孩子特别期待过年过节,因为有肉吃。
我家也不另外,拜完回家,做菜的是大哥大嫂,我只有和小杰在玩。吃饭永远是一个快乐的事情,虽然是家常菜,鸡弄成酱油焖鸡,鸡汤,红烧鱼,肉片炒辣椒,红烧肉。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小杰有一下没一下的挑着米饭粒,将大嫂夹在他碗里的青菜都挑出去,只留下那些看起来很好吃的肉
“小瑜呀,多吃点肉。”大嫂边吃边说着。
“知道了,啊嫂。”我笑着回答。
“小瑜,村里分的耕地,听说你给了啊伯帮忙种了?”大哥突然问起耕地事情了。
“嗯,是的,我自己耕不来,啊伯帮我耕地,还给我口粮和交公粮。”我老实回答。
“嗯,这样也好,那你以后打算怎么办?”大哥点头问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