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我们的家(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第41章 我们的家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至。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破釜沉舟,亡秦必楚,霸王别姬。三个成语,已经能够简略地概括一下项羽这精彩的一生了。而司马迁对项羽最高的赞誉,就是把他列在了三皇五帝里的本纪,无冕之皇。”

项羽碑像就立在眼前,放眼正望着这座城,杜牧之微微朝像一颔首,那像仿佛活了过来,重瞳目一动,威视八方。

“破釜沉舟本是出自项羽本纪里的一段话,说‘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r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秦军围攻巨鹿,漳水横渡,再不留归路。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晏淮左一直在看着杜牧之,这个时刻的杜牧之最是让他着迷,因为爱人不再收敛自己的情xin。

“而项羽对阵的秦将名叫王离,冤家路窄,仇人相见更是眼红,为什么呢?这得跟你从头讲起,项羽的爷爷叫项燕,秦扫六国之际,最后唯有楚国有希望拦住秦统的脚步,秦军黑云催城之际,楚国人人自危,唱衰之音不绝,项燕在此时率兵出城和李信决一死战,大胜而归,破了秦不可战胜的神话,而项家在楚国的地位可想而知,甚至都成了一种信仰。”

“所以也可猜到,小小的项羽被楚国百姓如何看待,那可是英雄的孙子,将来必得像他爷爷一样,男子抱负。而项羽眼里的项燕呢?肯定也是榜样,是追逐的方向。天不遂人愿,二二三年,项燕战亡,而败给的秦将,名叫王翦,王翦的孙子,就是王离。”

“人生尽是巧合。”晏淮左感叹一句。

“是啊,英雄的人生为什么如此波澜壮阔,传奇色彩也少不了这些巧合。王翦或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项燕的死,也让项羽一夜之间从王贵流落至难民,让楚国最后的希望破灭,血海深仇,为什么亡秦必楚,这就是了,也只有项羽才能在那个时候扛起灭秦的重担。谁能想到呢,几十年之后,相似的情景再现,只不过破釜沉舟,终究还是项羽赢了一筹,报了当年的血恨。”

“后来都知道了,秦二世亡,秦朝灭,分封诸侯国,自立西楚霸王。而后的故事呢?楚汉相争,项羽是想效仿诸侯国的古制,而刘邦却是看到了秦中央集权制的历史大势,从一开始项羽就已经在奔向失败的一途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后世人再去看,如何论英雄呢?自这之后,就有了成败论英雄的千年论题。”

“彭城大战,弱胜强。怎么胜的呢,灭秦后,项羽和刘邦终究走了陌路,设鸿门,还是没杀了他,可能是不屑吧,一定要堂堂正正的赢?谁知道呢?总之他r刘邦势起,而项羽的霸气之下又或多或少的有些刚愎,r渐式微。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暗度陈仓,破了韩王昌,为被项羽密杀的义帝发丧,公开与之决战,趁项羽攻齐之际,趁虚而入,一举打下彭城。”

“而项羽呢?临危不乱,让诸将士按照原计划攻齐,自己率领三万精锐骑兵昼伏夜出,突击汉军背侧,至翌r中午,五十六万联军分崩离析,最后十万残兵逃到睢水,被大水断了退路,被项羽率军追杀,史书里写‘睢水为之不流。’何其惨烈的景象,项羽又是何其英勇果敢,这就是兵书上经典的下克上,弱胜强的例子,彭城之战。”

“英雄人物。”晏淮左总结,杜牧之点了点头,和他一起踏入了雄风殿。“这里原先是台头寺旧址,后来被改叫雄风殿建在这里。”

殿里陈列着战国箭矢,盔甲,器具,都被岁月催青了痕迹,其上点点锋芒却隐隐映着鲜血。

“楚河汉界。刘邦使技逼走项羽亚父范增,项羽失去了最重要的谋士如同猛虎失去了爪牙,虽然天纵军才,但刘邦何尝不是帝王韬略,终究东征西战疲于应对,楚汉在鸿沟订立盟约,东归楚西归汉,楚河汉界。所以你瞧瞧,光是项羽一个人就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史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鸿沟的现代意义也是引自这里。”

“这里是戏马台,见证着项羽最辉煌的一段r子。”步入正殿,殿中是一副雕作,分三重,里外展示了项羽人生的三个阶段,起兵灭秦,戏马台演武,霸王别姬。

“彭越、韩信和刘邦围攻项羽,围困垓下。长夜将近,江边风声阵阵,一并想起的,是声声楚歌。四面楚歌声中,散尽了楚军的意气,项羽终究回天乏术,垓下一歌,唱尽了他的不甘与无奈。虞姬和歌拔出项王的剑起舞,舞尽了情,挥剑自刎,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多么凄美。那部电影我觉得拍的还是不尽我意,也是,早已无处追寻霸王的踪迹,只能透过想象才能窥探。气盖世,奈若何,两相对比,只剩唏嘘。而最让我意外的却是虞姬,霸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怎么能是贱妾呢?不愧是霸王的女人,她的气节她的志气,是后来多少男儿都比不了的。四面楚歌声,这又是另一个成语,四面楚歌。”

“爱人自尽于身前,也是为了断他最后的念想,殊死一搏,博一个东山再起。”晏淮左看着那副霸王搂着虞姬的油画,喃喃自语。

“是啊。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矣。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乌江亭长临危前来接应,短短一语道尽了情势,四面楚歌声只是刘邦的计策,楚国还没有亡,他们的家还在,真就像杜牧说的,卷土重来未可知。”

“他不会走的。”晏淮左笃定。

“‘与江东弟子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当年率领八千江东好汉西征,裂土封侯威震天下,一度已经看到了复国的希望,如此流落,当年八千好汉他一人也没带回来,如何独活?”杜牧之笑了笑,“这就是霸王。”

“跟着亭长渡江东去的,只有一匹乌骓战马。而项羽伫立江畔,迎接着属于他的终结。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

再度回看项羽的碑像,这才有了不一样的意味。杜牧之和晏淮左慢慢走过碑廊,看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的沉思。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就是婉约派也柔不了的,项羽的霸气豪放。”

承词轩,三七二十一块成语木牌,皆是和这段历史相关。杜牧之一一翻过,每翻到一个,就和晏淮左说起这背后的故事。

而在登楼望远,身下古居成群,荒城斜r,倚栏目送飞鸿。

“破釜沉舟,西楚霸王可真是开了个好头。”杜牧之微微一笑,笑里带哀,满是无奈。

“怎么讲?”

“再跟我去一个地方吧。”

解放南路,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折难以论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中原之说。

“这是蒋介石作动员时说的话,说要沿着中山先生光复徐州翌r清帝退位的路,破釜沉舟。想不过十年前,他也同样在徐州破釜沉舟,打赢了孙传芳。你也学过历史,那段历史太沉重,我这浅薄的话总是载不了英雄们的血魂,就不多作介绍了。”

“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你也晓得,当年两国实力对比是多么的悬殊,战略防御,我们一直在败,老蒋说是要破釜沉舟,可是却是自己留了后路的。当时多么绝望啊,哪能看得着明天呢?”

“于是我们的先烈们啊,站了起来,洛川会议是在漫漫雪夜里的一把火,血是引子,英血都在烧啊,烧啊,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都不自觉地要趋向这些火光,抗r救国十大纲领,他们说一定要进行全民族的抗战,这才是破釜沉舟,全民族的破釜沉舟,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就和当年的项王一样。”

“一个月后,我记得是三七年九月吧,终于看到了希望啊。平型关大捷!赢了!”杜牧之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时候,看着总理,看着将军,看着他们欣喜若狂地发着喜报,看着身边的少年战士们终于能够勉强安心睡一夜的好觉,只是多了很多的空帽子,静静摆在身边。而晏淮左就一直陪着他。

“原来我们是能打赢那群兔崽子的,从绝望的幕布里,硬是烧出了一个洞。十一月忻ko会战,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和国民党配合。那是拿着命往枪ko上堵,能看的见,人都被机枪扫成了筛子,后面的人能看见前面人的惨状,可还是揣着手榴弹奔了上去,义无反顾,用ro身堆起一道城墙,断了r军的空袭线,可到最后还是太原失守。”

“东北早就成了他们的实验基地,中土太原失守,而又一个月,南方南京城沦陷,大屠杀,这只是一个缩影,如果这一场卫国战争败了,南京大屠杀就会是中华民族的大屠杀,女眷都被折辱,而男子皆沦落为奴。”

“徐州,徐州,项羽,项羽。”杜牧之和晏淮左头顶上是悠悠青空,纪念碑就在眼前无言地望着解放南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

“亡秦必楚,而救亡,只能是共。”杜牧之一笑,问着晏淮左,“老蒋没学到项羽的精髓,他那是假的破釜沉舟,他麾下的将领尽是学了他,你知道问什么我这么说吗?”

晏淮左摇了摇头。

“看看地图就知道了,只要打下徐州,就可以贯通南北中三大战场,到那个时候,再无解放军队的半点立足之处,中华的万里疆土都要被外夷染指,我们的民族都要被折压地换了姓字。三七年十二月吧,南京大屠杀一个星期后,这些畜生就要以济南和南京为基地,从南北两路沿着津浦铁路夹击徐州。当时我学这一段历史的时候记得很清楚,守城将领叫韩复榘不战而逃,把济南拱手相让,r本军乘势南下,三八年元旦,泰安沦陷,徐州城近在咫尺。”

杜牧之微微抬头望了望天上的云,那云也厚重,生生在他脚下的土地上遮了一片阴影,竟是写下了一个“皇”字。

“你说就连我凡夫俗子都能明白的徐州城的战略意义,他这个打了那么多仗的将军能不知道吗?所以你看看啊,这样的政党,这样的领导人,又怎么能把一个民族从生死线上挽危回来。因为他,r本皇旗的阴影笼罩了整个徐州城,又何尝不是笼罩了整个中国呢?”

新年的第一天,可能就已经要宣告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再也没有明天了。

“史书落笔太狠,只写了台儿庄大捷五个字,一个字都不愿意再多写。可就是这血书写下的五个字,写活了徐州城,也写活了整个中国。徐州会战惨胜,硬生生从r本人身上咬下一块ro来拖慢了他们的脚步,给我们提供了喘息的时间,好准备武汉会战。”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