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狗腿子(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第1章、狗腿子

安婉也不与左圆辩驳, 这种人书读得倒是多, 脑子却坏了, 思想顽固的很。为人更是一根筋, 认定的事情轻易改变不了, 更何况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观念, 他从心底里就瞧不起女人。那她再说什么也是没用的,得找一个他认可的人说的话他才听得进去。

安婉看了眼秦天。这个都城大才子,几句酸诗就把这些个读书人制得服服帖帖的, 崇拜不已, 为他马首是瞻。好在秦天不是个迂腐的, 不会因为她女人的身份而不分青红皂白的否定她的决定。也许在都城时的他是有些的,在经历过流放、充军,看过世间百态后他看清了许多事情,脑子清醒了不少, 对男女、社会阶层地位看得很轻很轻了。

秦天起身,深深向安婉行了一礼, 把之前他在军中亲眼见过、亲身经历过的东洋匪寇跨海攻打云河的情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讲给在场的所有人听。

这些事云洲的人都是亲身经历过的,听着秦天的描述,脑海里浮现出当年东洋匪寇烧杀抢掠的画面还是惊恐万分。

那时候只要听到云河那边的号角声人们都害怕, 知道东洋匪寇又来抢夺了, 人们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期望孟将军他们可以将倭寇给打回老家去,可总有拦不住时候,一旦失守, 倭寇闯进村来,人们就要遭殃了。他们不敢反抗,把家里值钱、不值钱的东西都拿出来交给倭寇,只求倭寇能放他们一条生路,那是段极其黑暗的经历,云洲的人回忆都不愿意去回忆的一段过往。

那时山路还没修通,要想出云洲必须徒步翻过大山,东洋匪寇再厉害毕竟是跨海过来,路途遥远,粮草不足,翻过山去,他们不清楚山那边的情况,不确定贸然过去能不能讨到便宜,不敢轻易过去,临洲的人因此没有受到过东洋匪寇的侵袭。

现在山路修通了,如果把镇守沿海的军队调走,东洋匪寇看到破绽,再卷土从来,后果不堪设想。

沿海的驻军不能撤!听了秦天的话众人想。

左圆欲言又止,他就是再愚笨也不至于说出山路就不该修这种胡话来。五年过去,山路开通的好处大家都已经看见了,一条山路打通了云洲与外界的联系,让它从一个贫困小地方发展成安国第二大的商贸交易中心,修通山路是好的,这点毋庸置疑,更何况这还是王爷的决定。

只是他还是不服,思索着言辞。

安婉再看向郭梓逸:“郭大人,你觉得我刚才的提议可不可行,是否会给云洲来到无法挽回的后果?”

郭梓逸起身,也深深的朝安婉行了一礼,恭敬之态尽显:“无论推不推出生育奖励政策,税收都是必须得收的,统领一方不征收税金拿什么去改善百姓的生活、保证百姓的安全,养军队、衙役还有你们都是要银子的。像以前一样靠王妃做生意拿钱出来贴补衙门终不是长久之计,不利于云洲稳定不说,也没有这样做事儿的。”

他说的夸张了,安婉是有拿银子出来贴补衙门,那都是前几年的事情了,而且这些年她也赚回来了。山路开通云洲商业发展起来后,衙门有了收益,她就没再拿过银子出来贴补了,殿下也不会许她这样做。郭梓逸这样说是在给安婉抬庄呢,你们说王妃不顾大局女人思维,是平国公主,是外人,那就让你们看看,王妃一个外人,为你们这些无关紧要的人做了多少,你们现在又在怎样对她。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乃是正确的管理之道,征收税金并没有什么错。”郭梓逸继续道,“至于商人的想法,我就是商人,我想我应该是有发言权的吧?”

众人点头,连称:“不敢。”郭梓逸在云洲名望极高,仅次于王爷和王妃,百姓都知道给他们修路的善款都是这位大善人出的,对他尊敬得不得了,王爷也看重他,在云洲王府幕僚圈里地位极高。

谁都看得出郭大人这是生气了,谁还敢在这时候冒出来反驳,而且他说的都是实话。云洲能发展成第二大商贸交易中心都是他协助王爷一手建立起来的,还有通往全国各地的商道更是他带着商队一条条跑出来的,他要是还不能代表商人,就没人能代表了。

“商人赚钱本就比其他人容易,多收些税金是应当的,他们靠云洲赚了这么多钱,总要为云洲做点贡献不是。大家也不用担心他们会因加收税金就不做生意了,他们去做别的可赚不了这么多钱。至于征收过路费外地的商人还会不会来云洲了,这个问题根本不用担心。我们上交给朝廷的十万两白银也不是白给的,王上可是帮我们把大安第二大商贸交易中心的地位给坐实了,有了这个称号还怕商人不赶着来?至于过路费,这也不是我们云洲自创的,每个地方都有,只是有的地方摆在明面上,有的地方暗地里操作罢了。王爷之前为了快速把云洲推出去,鼓励外地的商人进来,在贪污受贿方面对衙役看管很严,一经发现立刻革职,所以来云洲做生意可以省去很多打点的钱,人们都愿意来。就算加收过路费,保持住这种干净的风气的话于商人来说也是划算的,商人们也更愿意来这种地方做生意。更不要说这些钱还都是用在百姓身上,我支持王妃的提议。”他当众表态。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