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双方从不同的地方出来,但是目的和目标是一致的。
只是一方是专业的,另一方只有几辆电动车罢了。
如果其他人知道,非要做一个对比的话,大家一定不看好智能科技的救援。
但是实际的结果却是,双方几乎同时到达了山脚下。
到达山脚的时候是同时,但是往山上走却不一样了。
因为和景区的工作人员打过招呼了,所以工作人员也没有阻止智能科技的电动车,甚至远远的就放行了。
和电动车一起到的还有120的人,他们看到了一些无人驾驶电动车,感觉有些新奇,但是也没有多想。
因为现实的情况比较紧急,他们也没有时间去多想。
三个人抬着担架就向山上跑去。
但是人力有时穷,他们注定是没有无人驾驶的电动车先到达出事的地点。
无人驾驶电动车过去的时候,程文和陆丹雪两个人把两个电动车组装了一下。
只见这两个电动车转瞬间就变成了可移动的担架。
不需要其他人,程文自己就把这个昏迷的孩子给抱到了担架上面。
然后设置好了目的地,两个电动车就带着这个昏迷的孩子向山脚下跑了过去。
开始的时候程文只想叫来三辆,但是后来想了想,救人救就要救到底,所以他多叫了几个,除了可以拉孩子的两辆,给孩子的母亲坐的一辆,还另外多出来了两辆。
程文也想跟着下去,在路上好有个照顾,如果有什么问题,他也好及时能做出一些处理。
和龙心思打了个招呼,程文和陆丹雪就一人骑了一个车跟着下去了。
其实程文还有一个心思,因为这个是实际救援的第一个案例。
所以别有一番意义。
虽然之前也测试过这样的场景,但是那用的都是一些正常的人来测试的。
和实际的情况一定会有所不同。
程文做了一个简单的安排,让孩子的母亲在最前面,目的是让她注意一下路况,如果路况有什么不对的,比如路上有石头什么的,可以及时清理一下。
中间的就是躺在担架上的孩子。
程文和陆丹雪两个人断后。
他们两个人也有重要的任务,除了需要关注一下孩子的状况,会不会被道路的颠簸从这个担架上颠下去,还要时刻观察这个孩子的其他状况,会不会突然间醒了,醒来之后看到自己是在一个担架上,乱动什么。
还要看一下这两个电动车在这样复杂的道路条件下,还有这么复杂的救人的场景下表现怎么样。
会不会在路上有配合不协调的地方,会不会一块一慢让躺在上面的人产生不适感。
正常人稍微有一些不适感都会感觉到有一些不舒服的地方,更别说病人了。
虽然这个孩子现在是昏迷的状态,估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也感知不到,但是万一让伤情加重了怎么办?
不过好在水熊虫给出的协同方案,还是非常不错的。
程文和陆丹雪两个人一路跟着,首先他们遇到的是一个拐弯的地方。
这时前面探路的母亲也向后面看了过来,她非常关注自己的孩子,也怕他在这样的拐弯的时候,发生一些什么不好的事情。
在拐弯的时候,母亲的目光,还有程文和陆丹雪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两个协同的电动车上面。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