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1)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这么复杂?”

“不复杂。先说第一句话,看客下菜。写材料跟厨师做饭是一样的,饭做得好不好要顾客说了算,材料写得好不好,要由服务的领导说了算,别人说了不算。那么如何让领导满意呢?那就要研究领导、了解领导、熟悉领导。要多看领导的讲话稿,包括他以前在其他地方的讲话,领导的思路一般都有一贯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工作作风都不会有大的改变,当然随着形势的变化,随着学习的深入,也会有所变化,但是大的不会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每个领导的特点都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所以要多看他以前的讲话稿。还要多听他的讲话,要利用各种机会,不管是大会小会,包括平时外出调研或者吃饭的时候,他的只言片语都可以透露出他的思路,言为心声,他说什么话其实都是他心里想的,一般是这样。要成为领导肚子里的孙悟空,领导张嘴就知道他要说什么,要达到这种程度,跟领导高度契合,准确把握领导的脉搏,你写的东西才会得到领导的认可。当然,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讲话风格、有不同的工作思路,那么写材料的时候呢,就要因人而异,要具有个性特点。比如有的领导讲话喜欢长篇大论,而有的喜欢言简意赅,有的喜欢卖弄辞藻,有的喜欢朴实无华,还有的领导喜欢举例子、说家常话,有的领导喜欢多用数据和对比来说事,有的领导爱用‘的’字,不该用‘的’也用‘的’,这就是个讲话习惯问题。还有的领导,讲话比较狠,爱用修饰词,比如加强前面他一定要来个切实加强,开展前面一定要弄个大力开展。当然有的领导不喜欢这样,讲话比较平和,没有那么多的修饰词,不同的领导讲话风格不同,这些都要认真地研究和思考的。所以,写材料不要讲什么标准语法和标准写法,那要看领导的讲话习惯,要看客下菜、因人而异、订单服务、精准写作。有人可能会问,新来的领导,我根本不知道他的讲话风格,那材料该怎么写?遇到这种情况,还是按照常规的套路,中规中矩地去写,不要上去就刻意迎合领导的思路,那样的话会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类狗,反而把材料写坏了。一般而言,你只要中规中矩地写,再差不会差到哪儿去。还有,要多看领导的修改稿。你起草了一个讲话稿递交给领导,有些领导会在上边改改画画,那么你就要认真看他是怎么改的。还有的领导并不改,但是他讲过之后,你再拿他的讲话稿与你递交的材料稿认真对照,通过这种对比,你会发现很多东西。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通过你起草的讲话稿和领导所讲的领导所改的进行比较,是一个成长进步的捷径。”

“嗯,有道理,真的受教了。那第二句话呢?”锦瑟急切地问。

“第二句话是比葫芦画瓢。这主要是对像你这样的初学者而言,刚写材料的时候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写,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像练书法一样,我们练书法刚开始肯定是摹写,按照别人的笔画,一笔一画地描摹,小学生学书法都是这样,从描摹到最后临摹,然后到自己独立创造,这是个过程。写材料也是这个过程,刚开始不会写,就从网上或者其他地方找跟你相同的材料,近似度特别高的材料,然后在这个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第一步,先改地名;第二步,把时间给改改;第三步,把标题变变,两句话的标题变成一句话的,一句话的标题变成两句话的,四字标题改成六个字的等等;第四步,工作内容给改改;第五步,如果有可能的话,再加一些自己掌握的资料、独特的东西。这么一改造,根本看不出来是别人的材料,那就成了自己的材料。当然,还是我刚才说的,这只是对初学者而言,其实也不只是初学者,写材料写很长时间的人也需要比葫芦画瓢,因为有些材料不好写,没见过,不是常规的材料,想走捷径的话,那就只有找其他地方的材料参考对照,按照它的提纲,按照它的结构,按照它的逻辑顺序,按照它的写作思路,按照它的素材要求,比葫芦画瓢就行。”

“噢,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接着讲。”锦瑟点点头说。

华年则得意地继续说:“第三句话是多看多写多想多改。别人给你传授的技巧再高超,如果你不看不写不想不改,那都没用,所以要真正写好材料,还是要老老实实地看写想改。要多看材料,只看还不行,一定要结合写再去看,只有在写的过程中去看同类的材料,才会感受深刻、理解充分、领悟到位,看和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看不写看不透,只写不看写不好。有人说,我就不会写,脑子空空,不知道写啥。其实,你会说话不会?你只要会说话,把你说的写下来就行了。而且,很多人写的时候总是瞻前顾后,总怕写不好,其实,写的时候不要顾虑那么多,只管硬写就成了,小车不倒只管推,管他写啥样呢,只要数量不管质量,只要写成就行,大不了写了之后多改几遍,好材料都是改出来的,这是写作的诀窍。同时,还要多想,材料是改出来的,更是想出来的。有时候,要反复琢磨,把材料推开,在散步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都要琢磨这个材料怎么写、领导怎么看,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有所提高,特别是不定什么时候灵感一来,赶快把思路记下来,灵光闪耀处就是最精彩的东西。另外,这里面的多看,还包括多看书,我们不能为了写材料而看材料,如果仅仅是为了写材料而看材料,那么肯定写不好材料。我们常说厚积薄发、宽备窄用,要想真的写好材料,还要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除了看手机上的信息之外,还要多看一些大部头的书籍,各个方面的书都多看一些,不定什么时候会应用到写稿子里边,那个时候就会出现画龙点睛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如果平时不看书,知识面窄,写出来的东西肯定干巴巴的,没有味道,也引不起大家的共鸣。现在的领导干部文化水平都比较高,你如果不比现在的领导不比下边的听众看书多,不比他们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多,你写出来的东西,怎么能够让他们服气呢?所以我们写材料,一定要先学一步、多看一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写好稿子。另外,在多看多写多想的同时,还要注意多改。好材料是改出来的,材料只要修改,每次修改都会有进步,而且,要让更多的人参与修改,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因为材料不只是文字材料,是在总结安排部署工作,文字只是形式,工作才是主要的,那些工作,还是多听听别人的看法,我们一个写材料的,站不到那样的高度,对工作的理解和把握不清楚不明白,所以材料不要怕改,而且还不要怕别人提意见。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你再有能耐,而高手多得很,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是没有错的,自己的材料也不是一点都改不动的。”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