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墓门大概三米高,三米宽,对开,正中有一条缝隙,朝里看黑糊糊的。
“瀛”字很大,如果不是有左边三点水,很容易把它看成是五个字——“亡”、“口”、“月”、“女”、“凡”。
大家都没有靠近它,他们站在硫磺墓道里,静静地观察起来。
无虞先说话了:“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呀?”
黄哈哈说:“你问我?我都不认识!”
无虞又看了看张回,张回说:“别瞅我。”
于斯一直在打量着这个字,好像有点明白了——“瀛”指大海,瀛洲指仙界。秦始皇曾派遣徐福东渡大海,寻找蓬莱和瀛洲等神仙居住的地方,结果这个徐福一去不返。可以说,瀛洲是秦始皇终生未圆的梦想。
三点水代表大海,“嬴”代表秦始皇,墓门上这个字应该是暗示秦始皇死了后,他的灵魂去了大海,进入了仙界。
难道说,第五层地宫是仙界?
于斯一边琢磨一边感慨,这是哪位高人的灵感啊?
秦始皇时代只崇尚武德,并不重视文采,所以才焚书坑儒,当时最大的文豪应该就是李斯了吧?这些精妙的设计会不会出自他的大脑呢?
张回迈步了。他像探地雷一样,一步步走向了墓门。
无虞说:“你不要过去呀!”
于斯和黄哈哈都没有说话。
张回没有停下,他走到墓门前,深吸一口气,然后伸手推了一下,墓门微微动了动,似乎被什么东西顶住了,他回头说:“里面被石头顶住了。”
于斯走过去推了推,果然。
张回嘀咕了一句:“这家伙老沉了。”
于斯忽然想到了“自来石”。
自来石就是古墓里的顶门柱。几十年前,考古人员发掘定陵的时候,他们找到了最外层的墓门,发现门后被一根长方形的石柱顶着。棺椁都安置好了,修陵人员都撤离了,这根石柱是怎么顶上去的?
后来,考古人员终于研究明白了,这种“自来石”装置上下略宽,中间略窄。石门内侧有个凸起的石坎,门内的地面上有个凹槽,自来石的长度正好等于石坎和凹槽之间的斜向距离。墓门关闭的时候,倾斜的自来石会随之渐渐倾斜,最后,它的下端嵌入凹槽,上端顶住石坎,墓门就被永久封堵了。
打开这样的墓门需要一种叫拐钉的工具,否则根本不可能。而于斯连拐钉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不过他在书上看过,古墓里经常出现这样几种机关——机弩,水淹,流沙,水银,连环翻板,伏火,铁索吊石,塞门刀车,尸毒……相对说,这扇被自来石顶住的墓门算是温和的,它只是阻止你进入,并没有要你命的意思。
于斯感到很奇怪,如果黄哈哈和张回真是小祂哥的人,如果这里真是他们的天下,他们是怎么通过这个自来石装置的?
黄哈哈也走过来了。
于斯问张回:“怎么打开?”
张回说:“我又不是开锁的,我哪知道!”
于斯说:“你不知道?”
张回看了看黄哈哈,又看了看无虞,大声说:“都看我干啥?我真不知道!”
于斯说:“那我们就在这儿等死吧。”
静默。
对于斯来说,眼下能不能进入第五层地宫是次要的,他更想弄清楚黄哈哈和张回到底是什么人。如果这个地宫真是他们的巢穴,那么于斯根本不用操心怎么打开墓门,让他们接着演戏就好了,演够了他们自然会打开它。
如果他们真是一伙的,于斯跟着他们跨进这道墓门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很可能离生命的终点更近了一步。
黄哈哈突然说:“炸开。”
于斯说:“怎么炸?”
黄哈哈朝那段硫磺墓道指了指,说:“那不是有硫磺吗?”
这一刻,于斯又有点怀疑罗宋卷的说法了。如果黄哈哈和张回是一伙的,如果张回掌握着开门的方法,黄哈哈不可能不知道,她应该装糊涂,不表态,可她却在积极地想办法,还提出用硫磺炸开,这确实是个思路,只是不可行……
于斯说:“要加上硝石和木炭才能爆炸。”
张回说:“把硫磺变成粉末,加上氧气,只要达到一定浓度就会爆炸。”
于斯说:“完全没有可操作性。把硫磺扬到半空中?我们没有导火索,引爆就等于自杀。就算不考虑这个,用硫磺根本没办法做到定点引爆,到时候整个墓道都炸塌了,我们就被活埋了。还有,我一直觉得这陵墓里并不是氧气……”
张回说:“你咧悬(东北方言:说大话,耸人听闻)吧?你是说我们现在呼吸的不是氧气,是二氧化碳?”
于斯反问他:“我用检测仪检测过,这里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元素。”
张回说:“搁哪儿呢?”
于斯说:“什么搁哪儿呢?”
张回说:“你的啥啥仪。”
于斯说:“后来它就失灵了。”
黄哈哈说:“于斯,你不要总是否定否定否定,你来提个解决方案啊!”
于斯说:“你们知道拐钉什么样吗?”
黄哈哈说:“啥叫拐钉?”
于斯指了指那道静默的墓门,说:“就是开启它的钥匙。”
张回摇了摇头,黄哈哈也摇了摇头。这一切似乎跟无虞没关系,她只是瞪大眼睛听。
黄哈哈说:“你那本书上肯定有这种东西啊!看看!”
于斯摇摇头,说:“我差不多都翻遍了,没有。”
黄哈哈说:“把你的书给我。”
于斯就掏出了那本《地宫探索指南》递给了她,她举着手电筒翻起来。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