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南朝陈光大二年,也就是陈顼篡位那一年,释慧思为躲避不同宗派的僧人加害,率数十僧徒从光州(今河南潢川)南下,来到了南岳衡山。
当时衡山已经居住了许多道士,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此山,以释慧思为首的僧人欲于此山立寺,道人们自然不愿意,双方为此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为给自己找一个入住衡山的借口,释慧思先将一具枯骨和一些僧人用的法器埋在地下,然后当着道人们的面将枯骨法器挖出来,宣称自己的一生、二生都是在衡山出家为僧,如今第三生,自然要继续在此建寺修行。
这纯粹就是睁着眼说瞎话,道人们也就将计就计,安排人偷偷将一些兵器埋在僧人们居住的山上,然后到官府诬告释慧思等僧人私藏兵器,乃是齐国派来的细作。
这摆明了就是僧人和道人争抢地盘,当地官府自然不愿卷入其中,几番推诿之后,以衡山九仙观观主欧阳正则为首的十四名道人便入京去告御状。
不想这一入京,道人们不但没将僧人告倒,反将自己栽了进去。
刚篡位登基的陈顼本就崇信佛教,听了释慧思一番自辩,立即便下令以诬告罪处死欧阳正则等人。
而释慧思却以“不愿害命”为由,请求陈顼下令,让这十四名道人回到衡山给僧人当奴仆作为惩罚。
陈顼答应了他的请求,将道人们罚与释慧思为奴,并赐下十四道铁券作为凭证。
释慧思回到衡山之后,立了一块名为《陈朝皇帝赐南岳思大禅师降伏道士铁券记》,勒石铭记此事。
这件事对道人们来说是奇耻大辱,特别是那十四名被罚为僧人奴仆的道士,更是将所有的僧人都恨之入骨。
然而,佛门有皇帝撑腰,道士们也只有打落牙齿和血吞,将所有的怨恨和不甘埋藏在心里。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释慧思在衡山还没风光上几年,韩端就将陈顼赶下了皇帝宝座,随即便颁布了禁佛诏。
虽然禁佛的诏令在湘、桂等州郡并未得到施行,但没了皇帝和朝廷撑腰,释慧思等数十名外来的僧人哪儿斗得过久居衡山的道士们?
半月时间不到,释慧思费尽心血修建起来的寺院便被道士们强占而去改成了道观。
而这数十名僧人也被赶出了南岳,不得不重新背起行囊回到齐国。
众僧人游化到洛阳时,却正好碰到了狼狈西奔欲投周国的陈顼一行。
两人见面,分外……凄凉。
半年之前,陈顼还是一国之君,高高在上,一言九鼎。
释慧思还是得道高僧,受无数愚民百姓崇敬,坐拥上百顷良田。
如今陈顼沦为丧家之犬,释慧思也不得不再捧起钵盂走乡窜县化缘。
而这一切,都是韩端所造成的。
因此两人一见面,感叹了几声“世事无常”之后,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咒骂起韩端来,等骂得痛快了,释慧思才对陈顼问道:
“陛下自何处而来?欲往何处而去?”
陈顼叹息一声,将自己在邺城备受冷落,欲西奔投周之事一一道来,释慧思听罢,却对他说道:
“陛下前往周国,或许能得周主庇护,然而陛下以帝王之尊托庇于邻国,除了能得一安身之所惶惶度日之外,又能有何补益?”
陈顼叹道:“亡国之君,有一安身立命之所足矣,又岂敢贪图其余?”
为了登上皇位,他忍辱负重好几年,不惜害死两名亲侄儿,如今被打落尘埃,他心里最想的就是东山再起。
然而释慧思在北方佛门内部都站不住脚,向他说这些又有何用?
“陛下不可妄自菲薄!”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