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机遇1978年,我国的民营企业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随后10年,改革开放在摸索中前进,其间尽管历经波折,但仍有不少人看到了市场经济的曙光。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在1980年8月召开的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鼓励和扶持个体经济适当发展,一切守法的个体劳动者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

鼓励发展个体经济的相关文件陆续发布,无疑打开了关闭已久的私营经济大门。冲进这扇门的人,包括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他们中有些人日后成了中国第一批民营企业家。即便有一部分人湮没其中,他们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了特别的存在。

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出不确定、模糊、多变的特点。正如德鲁克假说所揭示的那样:变化程度越大,不连续性和混乱程度越高,企业商机越多。许多人在回忆那段时期的时候都会讲到“不缺机会”,但同时也会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利用好机会。事实证明,很多成功只是短暂的,只有少数人才能够将成功延续下去。

在机会面前,只有那些敢于先行一步的人,才有可能得到命运的垂青。20世纪80年代早期,徐家父子就曾率先抓住机会,他们看准苗木种植商机,尝到了甜头,但好景不长,不多久又回到了近乎一无所有的状态。虽然时间短暂,但他们见识到了市场的魅力。1986年,在走投无路的情形下,徐家父子内心的勇气被激发出来,他们选择创业,决心为命运放手一搏。虽然有一种“被逼创业”的感觉,但重要的是,他们是在已有创业经验的基础上识别出新的商机。当机会和强烈的创业愿望相遇时,便有了“宁围宁新合作净洗剂厂”的创立。

商业嗅觉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政策的松动为市场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一位名叫章华妹的温州个体户,成了率先进入民营经济大潮的第一人。1979年,章华妹去当地的鼓楼工商所填写个人信息,提交了两张照片。一年后的1980年12月,她拿到了由毛笔书写的“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证号为“10101号”,经营范围为“小百货”,开业日期为“1979年11月30日”。

这张执照意味着,她再也不用偷着摆地摊卖货了。个体户低人一等的状况在中国逐步得到改善。

在章华妹拿到营业执照的时候,一份关于“傻子瓜子”老板年广久的调查报告被递交到了中央。那时,年广久起早贪黑炒瓜子、卖瓜子,凭着好的产品和过人的天赋已赚到了100万元人民币。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个案足以令人震惊。据称,1979年类似章华妹、年广久这样的个体户在全国有10万户。他们学历不高,身份大多是返城知青、农民、无业游民等,基本从事磨刀、修鞋、卖小吃等小买卖。他们是新中国第一批个体户“万元户”,也被称为“街边创业第一代”。

在全国个体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萧山掀起了“苗木热”。在徐冠巨所在的万向节厂里流行一句话,叫作“在厂里把厂办好,在家里把苗种好”。许多萧山人在自家承包的田地里种上了苗木。徐冠巨隐约感到苗木市场正在变暖,但他还不清楚市场需求源自何处。正在困惑的当口,父亲徐传化从上海带回了一条重要消息,在政府的号召下,上海绿化热情空前高涨,街头巷尾挂满了“发展绿化”的横幅。

徐冠巨回忆说:“一方面,人们开始从旧有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想方设法利用好手中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资源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萧山紧挨着省城杭州,城市里的绿化需要苗木。”商业的本质就是在供给与需求之间构建通路,父子俩都意识到种苗木是一次“时不我待”的良机,他们应该果断出击。

苗木产业在改革开放初期算是新兴产业,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的人能先获得信息,有的人则相对滞后,于是便出现了无人进入或者进入者不多的“夹缝市场”。去往杭州考察后,徐冠巨父子俩发现了第一个夹缝市场——黄杨苗。他们回家试种了一些,果不其然,市场需求正旺,黄杨苗第二年就盈利了。此后,徐传化又将目光转向了很多人“不敢种”的龙柏。

“苗木热”兴起的头几年,龙柏苗一度十分紧俏。与其他苗木品种不同的是,龙柏苗的生长周期十分漫长,市场环境又不稳定,虽然供不应求,但徐冠巨所在的宁新村无人敢种。此时,徐家父子敏锐地觉察到龙柏苗的价值,感知到了市场不确定和信息不对称中存在的商机,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次值得为之一搏的难得机会。

种龙柏之前,徐冠巨算了一笔账:家里有10垄地,可以栽种800余棵。按照每棵4元3角的成本价计算,一共要投入4000元钱。那时的4000元对徐家是笔巨款,但徐传化非常支持徐冠巨的想法,他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又从亲戚那里借了一部分,最终凑齐了这笔款项。灵敏的商业嗅觉让他们迅速、大胆、精准地进入了这一“夹缝市场”,成了率先抓住商机的人。

1983年春,徐家种下800多棵龙柏苗。村里的人看到徐家花这么多钱种龙柏苗,十分不解。面对周围人的质疑,徐冠巨没有丝毫动摇,他坚信自己的决定,而徐传化也全力支持儿子。就这样,徐传化父子以苗木生意为起点,拉开了创业的序幕。

徐家的地里全种上了龙柏苗。家中房子不大,徐冠巨干脆在苗木旁搭了个草棚,白天去工厂上班,晚上守在草棚看护龙柏苗。为了防止龙柏苗被盗,徐冠巨还在草棚外面拴了一条狗。就这样,一守就是三年,徐冠巨不知受了多少苦,他后来回忆:“只要夜晚狗一叫,我马上就跳起来,睡不安宁。夏天风雨交加的时候,狂风吹开草棚,雨水落到床上,被褥全被打湿;冬天寒风凛冽,下雪的时候,寒风夹着雪花飘进草棚。整整三年时间,我就是这样过来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精心照料,龙柏苗终于长成。1984年底,父子俩商量着将它们卖出去。虽然再等一年可以卖到更好的价钱,但徐冠巨认为,一方面眼下树苗密度偏大,如果再继续养,质量反而会下降;另一方面,市场行情并不稳定,万一来年的价格不如现在,这些年的辛苦就白费了。决定出售后,徐传化用了3个月的时间找到了买家。按商定的价格,如果龙柏苗全部卖出,可以卖10万元。但后来在卖的时候,他们没有将苗一次性全部卖光,而是留下了价值3万元左右的苗木。这一单生意,徐家一下子就收入了6万多元。

“那天客户骑着摩托车来我家购苗,旁边的解放河里停放着一艘大船,父亲在家里陪客户,我在外面指挥挖苗,等挖好的龙柏苗运到大船上时,解放河的路两边站满了左邻右舍的乡亲,大家都非常羡慕。”徐冠巨欣喜地回忆道。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市场环境,徐家父子敏锐地洞察到了苗木市场的一片蓝海,并小有所成。但祸福相倚,前方的道路依然曲折,明日是福是祸,谁也无法预料。

商机之窗

萧山苗木市场的火热,让一些率先挤进去的农户成了“万元户”。很多人羡慕“万元户”这个标签,纷纷投资苗木种植,萧山出现了“村村办苗场,户户种苗木”的现象。当地一度刮起了“龙柏苗旋风”。

1985年,萧山花木种植面积达到6000多亩,花木场多达315个。然而,繁盛背后却暗藏危机。随着苗木的夹缝市场逐渐被“塞满”,竞争变得愈加激烈,苗木生意开始丧失原有的市场吸引力。但许多人并未看到市场的饱和,依然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此时,有着多年市场经验的徐传化察觉到了危机。他预测,随着产量的增加,龙柏苗很快会从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价格有可能一落千丈。虽然还不是很肯定,但安全起见,他还是决定把家里的苗木卖出去,不再继续种植新苗。

事实证明,徐传化的前瞻意识非常准确。在市场供需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龙柏苗泡沫很快就破灭了。在之后的两三年里,萧山花木市场迅速衰败,龙柏苗的收购价低到5分钱一棵也无人问津,苗农无奈之下,只好拔苗当柴烧。

与种植苗木亏损严重的人家相比,徐家由于及时退出市场,避过了损失,可谓有惊无险。而这场“事故”让徐冠巨第一次体会到了市场规律的无情。他说:“栽种龙柏苗的经历让我既感受到了市场的魅力,又领教了市场的残酷。”他从中学到了“敢于放弃”的经营之道,这是一种大格局的思想。如果当时贪恋市场,舍不得退出,那就有可能给徐家带来难以承受的重创。而这样的结果,是徐家父子不愿看到的。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