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战火重燃(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第一百六十二章战火重燃

回来没几日,魏珵就纳闷了,怎么李昀开了家书局而没去开家食肆。他脑子里那些稀奇古怪的菜式可是太多了!

把土豆切巴切巴,放油里一炸,就说是“薯条”,为什么土豆条要叫薯条?李昀当然没法跟他们解释,“薯”是马铃薯的薯,而马铃薯是个外来词,这些古人哪里懂什么外来词。

再比如,扯两只鸡翅膀和两个鸡腿,沾上蛋液,也是油里一炸,说叫“啃得鸡”。更难以理解了,简直废话啊,你就是不扯下来,整只鸡我也能照啃啊!

不过名字取的奇怪,味道还真是不错!听章凌说,每次他捣鼓点什么新东西出来,都要在京都掀起一阵波澜,而最近,最流行的恐怕就是果酱冰霜了。

这玩意儿在别的地方吃不到,只有在钟鸣书局的包间里头才能尝到。是用特质的刀将冰块切成片,放在碗中,上面淋上一层果酱制成。所谓的果酱,就是由各种水果打成泥,想要什么水果可以自行选择。

魏珵对那些炸物兴趣不大,好吃归好吃,但觉得太油,他的最爱还是李昀做的水果茶和现在这种果酱冰霜。正值夏季,吃一碗真是太舒爽了!而且每次李昀给他做,还都用了相同的一只琉璃碗,说是给他的专用碗,晶莹剔透又流光溢彩,光看着就已经降温了不少。只不过李昀觉得太凉了,魏珵的身体还未完全恢复,不给他多吃,情愿一半喂狗。

安逸的生活也就过了一个多月,麻烦事接二连三的来了。

先是东南安国公急报,暹罗来犯,且来势汹汹,陆上派兵三万,水路又派出了八百艘战船同时挑战越国西南至东南国线。

消息传来,朝廷大为震惊。越国与暹罗一向井水不犯河水,怎会突然就挑起了战事?还未理出个头绪,东边的东瀛也开始有了动作,一时间,越国的边线焦头烂额起来。

近十多年来,所有的不安定因素都出现在了魏珵驻守的西北。在所有人眼中,安国公那边着实过了这些年的安逸日子,不是没有人在后面戳过袁家的脊梁的,而魏珵却不这么认为。

“若是没有袁老镇守,哪有那些年的太平日子?”魏珵对李昀如是说。

李昀向来不关心这些,但是同样是一方守将,自己便有了同理心。

“可是为何会是这个时候?”他问。

魏珵的表情很是严肃,摸着Oscar狗头的手却没有停下,“你想想贺兰的皇帝铁尔泰吧。”

李昀恍然大悟,如今龙衎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想必消息早已传遍了邻国,加上大皇子的口碑着实不怎么样,才会有欲乘虚而入的暹罗与东瀛来找事儿,而且,这两国多数是商量好的了,想要灭越国是万万不可能的,要说瓜分几块地,却是极有可能。

“不是有可能,是绝对的!但是,他们想都别想!”

魏珵的话让李昀心猛地一提。

是啊,身为一国将领,如何能允许他国觊觎自己国家的领土,将士守家卫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早已刻在了他们的骨血中。

参军的理由有千千万万种,但只要是入了军,一天是军人,一辈子就是军人。这是万古不变的军人的信念。

家国在,山河在,则人在。

历代将领无一不为此奋斗与牺牲。

若是越国边线真的四面楚歌,魏珵绝不会坐视不理。

战场远在千里之外,老百姓们照常过自己的日子。只是头脑清醒之人,总会有危机感,不知这样的太平日子还能过多久。

也是从那天开始,李昀发现自己变得更粘魏珵了,每日都要看到,一天都不能落下。回京都后,两人也没有机会睡在一张床上过,可也经常会在一起呆到很晚。可在自己心里,总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直到那一天,袁长靖来将军府辞行,更把这种感觉又推上了巅峰。

“阿靖要上战场?!”李昀吃惊不小。

“嗯,父兄都在前线浴血奋战,我一个人如何能畏缩在此?何况外敌来犯,身为袁家男儿,又怎能不上战场保家卫国?”

袁长靖收敛了一身的张扬,整个人沉静下来倒是真有一派名将之后的气概。

“可是……安国公将你留在京都,就是想护着你,皇上和太子那边……”

李昀说的含蓄,可袁长靖不是三岁小儿,早已深谙官场,朝廷,君臣之间的相处之道与相互牵制的方式,又怎会不知自己留在京都,哪里只会是安国公因为要护着小儿子,为袁家留后的缘故?那是留给皇帝握在手中的一条风筝线啊!

有了这条线,安国公翻不出皇帝的手掌心,此生不会行忤逆之事。

谁知再抬眼看袁长靖,却见他眼眶渐红,少有的脆弱让人看着惊异又心疼,“我必须去,父亲他……”

李昀一愣,心里有不好的预感,忙问:“安国公怎么了?”

“府里接到消息,父亲深受重伤,却是仍带兵上阵,大哥二哥都在抵御东瀛人,他一个人在南边儿无人帮他,我怕他……”

“难道朝廷没有派去支援?”

“有,曹将军已率军两万从江城南下,只是江城乃腹地,那里的兵不善水路和山路,这次暹罗人兵分几路,水路,陆路,山路,战况仍是棘手,补充的两万人马能起到多少作用,还有待查看,但这些与我去否无关。”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