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十万民众?(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在这个时代,可能最怕的事儿就是好不容易在战场上大杀四方的时候,国内有人造反了。

这就好像是你玩儿游戏拿了五杀的时候,超级兵把你家的基地给推了。

李世民此时此刻就是这种感觉。

荥阳郑氏算不上是什么威胁,因为李世民对国内的形势心里还是有数的,这荥阳郑氏也就是个超级兵,连个英雄都算不上,而家也没被偷,顶多就是被上高地了。

对于如今大唐的百姓们李世民还是有信心的,如今大唐的粮价已经降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十一二文钱一石!

一斗约为十二斤,而一石约为一百零六斤,也就是说十斤粮食才一文钱左右。

当然了,这些都是红薯的价格,土豆因为本身推广力度就相对来说要小一些所以要贵一点,但也很有限,玉米的产量以及繁殖的方式都远不如红薯,现在甚至都还没开始推广,市面上根本就没有。

作为最早种植的粮食,水稻、小麦和大豆的价格倒是上涨了。

然而在红薯的种植已经成了规模的大唐,水稻和小麦这些可以说是本土的粮食都已经不再会影响到社会的格局了。

而这严严冬日,棉花所制成的冬衣也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作为经济作物,即便是在百姓们有可能挨冻的情况下棉花种植的优先级也是比不上粮食的,而且为了不让大唐重蹈西方圈地运动的覆辙,在姜云明的提议下给棉花增收了重税!

因为没有后世那些改良的品种,在大唐棉花的产量也就只有亩产三百斤左右,这还是籽棉,而不是皮棉。

而大唐对棉花的税收是每亩地要上缴二百斤的棉花。

是的,但从表面上来看这棉花单单是赋税就是产量的百分之六十,但官府征收的可不是籽棉,而是皮棉!

算下来,私人种植棉花这事儿在大唐还是亏的,因为你的产量都不够上缴赋税的,更别说在棉花制成衣物去贩卖的时候还要征收商人的商税,这就导致了棉花最后的成果棉衣的价格高到了天际。

官府每年都会按照户来免费发放棉衣,虽然只发丁壮的,但是官府也有售卖棉衣的官方店铺,几十文钱的价格虽然不便宜,但也比私人棉花在亏本种植之下那几百文钱的售价吧?

棉衣是一个信号,让大唐的百姓们都知道了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人人都能穿得上棉衣。

而在这种情形之下,荥阳郑氏竟然号称纠集起了十万民众,骗鬼呢?

不是说这种能吃饱能穿暖的情势下就没有人会跟着荥阳郑氏去造反,只能说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百姓会有这种想法。

百姓们大多都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尽揽历史上的每一次农民起义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绝大部分的起义都是在朝廷苛政暴税导致民不聊生的前提下才会发生的。

当然,那些吃饱了就想着成为人上人的人不是没有,人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即便是普通百姓中也会有这样的人,但在大唐这种不管是粮食的自由还是棉衣的普及都没有达到顶峰的王朝,百姓们更多的还是在想让自己的孩子们吃上更好的东西,让全家都有棉花制成的冬衣穿。

所以在听了老丈人的话后姜云明的第一反应就是在扯淡。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