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第47章旱地种植
追究其根本原因,粮食大米生产力低下,是因为人们不能够合理有效的耕种,而赋税却是越来越高,很多地方还在出现着会有百姓饿死的情况。
而高阶层的人怎么会去管底层老百姓的死活,在国家有战乱有需要的时候他们就只知道剥削老百姓。
根据锦州府的地形和气候环境,施莲就想到了可以种上旱稻试试。
这边的气候温暖,土地干燥,雨水是不太多的,整个府城水田很少。其他县有些地势低的地方也是有种水稻的,只是产量并不可观,根据多方打听和农书记载,水稻多种于雨水充足的地区,亩产在两到三石左右。
大米的价格要比粮食贵上两倍,一般粮食就在十二文到十四文不等,精米要卖四五十文钱一斤,而便宜点的籼米,梗米也要卖到三十多文一斤。
想要在旱地上种出高产水稻,就得解决取水问题,有了水井还得有井车才行。
于是施莲又去找了木匠,紧急定制打造了几辆井车。
这个朝代里已经有了井车了,井车是由辘轳发展而来的,古代从深井中提水进行灌溉的工具,约产生于隋唐时代。用畜力或人力拉动,盛水水斗连续上升,绕过大轮,倾泻于水簸箕,再流入田地中,然后空水斗下降,如此周而复始。
像后世里唐文献《太平广记》卷二五0引《启颜录.邓玄挺》就有记录:“唐邓玄挺入寺行香,与诸僧诣园,观植蔬。见水车以木桶相连,汲于井中,乃曰:‘法师等自踢此车,当大辛苦。’答曰:‘遗家人挽之。’”
而唐刘禹锡《何处春深好》诗中:“分畦十字水,接树两般花。栉比载篱槿,咿哑转井车。”不仅提到井车,还描写了井车运转的声音。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