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陕北革命历史民歌还具有纪实性和实用性特点。

陕北传统民歌中的叙事性作品,几乎全部是生活中真实事件的记载。如《歪歪》、《三十里铺》、《蟠龙街》、《推炒面》、《公公烧媳妇》等等,歌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姓名交待得清清楚楚,真实无误,而且许多人物事件现在考之也有出处。如《兰花花》的原型就住在陕北的临镇;《三十里铺》中的女主角凤英现仍健在。当然,这些歌作为艺术作品来说也没有考证的必要。而且,有的歌经过多年的流传,与原始素材已相去很远了。但由此可以看出,陕北民歌的纪实性特点是由来已久的。

在陕北革命历史民歌中,特别是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民歌中,纪实性的特点反映得更为突出。那些描写革命武装斗争的叙事歌几乎全是史实的真实记录。如《打开南沟岔》:“一九三四年,腊月二十八,打开了南沟岔,老百姓欢迎它”。《红军闹革命》:“一九三四年,世事不太平,起了咱红军闹革命;红军的首领白雪山①,一心要把清涧②占……”。许多歌子,虽然没有交待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但歌子所描写的仍旧是史实,甚至许多数字、细节都没什么出入。如:《打寺儿畔》,所描写的是一九三五年春红军攻打寺儿畔一事——“垴畔上往下丢炸弹”,“六连上伤亡了几个人”,“一炸弹炸死个杨营长”;

① 白雪山,陕北土地革命时期,清涧县东区地下党领导人之一。

② 清涧,陕北县名。

《打横山》描写了陕北红军一九三五年农历八月十二日攻打横山县一事——“英雄刘志丹,一心要打横山,他带上少年队,又带红四团”,“红军出了营,又带上赤卫军……”。还有一些歌子,虽然对它的史实依据未加考证,但从歌中的描写来看,可以断定它是史实的记载。如:《井岳秀坏骨头》——“银子花了四百万,又把晋军搬;晋军搬两团,绥吴两边站①,他把咱红区围了个严。直候半月调红军呀,把他们都打散;四月二十六,白军快完蛋,前后沙坪②上开了一次火……”;《打县长》——“强世清③打县长勇敢得很,任志贞④白得胜⑤死得苦情;蒋梅生扎石湾包打安定,又丢枪又折兵哭的回营……”;《红军打延长》——“李明武,牛皮大,提起红军他不怕,酒瘾刚过烟瘾发,红军来把延长打;刘志丹来计谋大,引上李明武钻山洼,一引引到烟雾沟,李明武怎知中埋伏?”“弟兄们⑥都说快缴枪,李明武龟孙子⑦他不让;李明武开枪打弟兄,吓的个营长钻水洞;弟兄们都看没活路,乱枪先打死了李明武……”。似这样曲折逼真的描写,是面壁苦思编造不出来的。

① 绥吴,即绥德、吴堡两个县的简称。这里是说晋军驻扎在这两个县内。

② 沙坪,地名。

③ 强世清,陕北游击队一支队长,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在攻打安定县枣树坪时负伤,后被叛徒出卖,于三三年二月同其弟英勇就义。

④ 任志贞,陕北第一个红军女指导员,被叛徒出卖后,于一九三三年二月英勇就义,享年十九岁。

⑤ 白得胜,陕北游击队一支队一分队长,在一次突围中负伤被俘,后与其妻任志贞一同被反动派枪杀。

⑥ 弟兄们,这里指白军,下同。

⑦ 龟孙子,陕北骂人话。

有一首《打宋家坪》,不但故事曲折生动,连人物也“活”

起来了,不妨录下几段来看:

谢克许说一声:

“耿连长你是听,

重耳川有个宋家坪,

明天过事情①。

① 过事情,陕北对红白事的俗称。此处指红事。

② 八碗,陕北宴席的一种格式,除下酒菜外,正菜上八碗,俗称“八碗”。

③ 头一餐,餐,读càn,即第一遍。

“事情本来好,

人客也不少,

杀了几个壮猪又杀几个羊。

八碗②海菜本来香,

还有些好姑娘。”

耿连长龟子孙,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