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西天上·回城(1)

这篇小说的写作之始,我就设想赵启明是一个过去的人物。所谓的“过去”,不意味着我对具体的历史遭遇有任何兴趣。与现实中人们的努力相反,赵启明不走向未来,他仅仅在成为过去。分歧发生在自我怜悯与怜悯他人的不同方式之间,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问题是哪种感情方式所叙述的命运是真实的呢?答案在小说以外。我的尝试仅在于使赵启明的自我怜悯成为他人怜悯的对象,使人物从拥有未来的现在逐渐走向过去。“这个人物被逐渐推向过去,成为背景中的一个黑点。”——我在笔记中写道。

至于具体的技术设想仍可参见有关笔记:“……因此小松从那里抢走了视角,并把赵变成自己视角内的一个人物。小松的叙述位置不一样。他位于事物的终点,因而和事物是有距离的,造成了巨大的空白或空间。赵与事物合一,他的叙述是一个存在着的‘我’,把时空集于一身。”

其实,从赵启明那里抢夺视角早就开始了,而且不止小松一人(作者带头)。只是到了后来,“过去”作为至关重要的品质才得以在赵启明身上显现。

我和大家一样关心:此刻的赵启明是否已位于过去?

自从小松转学去了南京后,赵启明已没有充分的理由非去小松家不可。再加上小松父亲的冷淡,途中杨庄恶狗、石块的追踪,没事还不如躺在窝棚里睡觉。赵启明但愿自己卧床不起,也不必去上英语课。这样想他真的得了间日疟,病了二十天,差一点死掉。当然,如果真要死也不会是病死的,只能是饿死。那些日子他吃的奎宁要比饭粒多。绝望之中想到也许可以病退回城,于是干脆连奎宁也不吃了。是杨庄的四个男劳力把他抬进县城(躺在凉车上,鞋底仍没黏杨庄的土),没去县医院去了县城汽车站。他们把他架上去南京的长途车。这下赵启明要死就不会死在杨庄的土地上了。双方都觉得阴谋得逞。因此分手是友好的,甚至是伤感的。大家都流下热泪,模糊了眼睛。

一路上赵启明高歌“骏马奔驰在草原上”。车厢里马上有几个小伙子随声应和。他们唱的也都是赵启明版,可见赵启明唱法不仅普及杨庄,而且波及全县,怎能不使他的发明者得意忘形呢?乘客中没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垂死的病人。要说病,倒有可能,最可能的就是一个疯子。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