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下文引自《机器岛》:
“这里是太平洋上的明珠。每当船头或船尾抵达小岛顶端时,平查特和佛拉斯科林都同意,这里缺少的是海角、海岬、沙嘴、海湾和沙滩。这里的海岸线只不过是一条由千万个螺丝和螺母组成的、闪着银光的斜坡。如果这是一幅画,那么画家为什么没有画风化的岩石,展现它那大象皮肤般的褶皱?为什么没有画海藻,让它在微风中轻拂着浪花?的确,技术的作品再完美,也无法取代自然的美丽。”
尽管距大陆只有几公里之遥,而且还用笔直的桥梁或松散的钢索与大陆相连,我们依然得在生活习惯上作出极大改变,尤其是饮食方面。当然,这里也会有红酒、烧牛肉和烤猪肉串,但更多的恐怕是海藻和蟹肉做成的汉堡。海洋城市肯定会尝试更多新型的养鱼、水中栽培和水中养殖法,当然也要考虑到环保因素。城市的海水淡化设备可以自行生产淡水,从海洋中萃取食物的产业将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这里的居民不会满足于自给自足,他们肯定会朝着扩大出口的方向发展。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将来的海上技术型社会,”法国工程师蒂埃里·戈丹说,他的专业是浮动岛屿的基础设施问题,“这里拥有科学研究、学术工作和频繁的信息交流。”
在问到成本问题时,戈丹表示,在海面上建设要比陆地上成本更低——至少原材料使用海上运输就可以节省一笔经费。他说:“你应当考虑到,现在生产的模块将来会组成一座城市,生产这些模块的企业都拥有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和灵活性,所以生产这些模块肯定要比陆地上的产品便宜很多。”
约翰·克雷文对海洋中的能源生产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他认为,这里存在着取之不竭的资源:低温、清洁、富含营养成分,非常适合进行冷冻,适合生产淡水或作为水中栽培的肥料。风、海浪和阳光都可以充分利用,而不必担心造成持续性的生态破坏。海洋城市甚至还可为沿海的沙漠地区供应生活用水。人们可以通过数公里长的管道系统将冰凉、脱盐的甘霖输送给大陆地区,引入长期曝晒的土地里,或者蒸发后形成雨云,增加当地的降水。
那怎么处理垃圾呢?
循环利用,克雷文认为这是一个方法,或者是燃烧,因为没有其他的方法。既不能用货柜运送到陆地上,也不能直接倒进海里。这样很好。问题是,是不是所有人都能遵守这样的规定?肯定会有人往海里倒垃圾的,不久前有位德国工程师这样开玩笑。也许他说到了问题的关键。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