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他。在他的身上交织着本能的欲望和意志的力量。在凝结着千思万绪的书房和满园春色窈窕淑女漫步其间的花园之间,在歌声和斗争之间,在力量和美酒之间,跳跃着一颗永不休止追求通往更高境界和探索生命秘密的心扉。在这位哲学家身上,两种东西在他的灵魂里不停地斗争着。随着欲望的冲动,他会情不自禁投身到眼花缭乱纸醉金迷的现实世界中去,而在同样热情的驱使下,他又会急急忙忙回到自己的书房去,继续研究攻读,而每一次的情绪变化都是那么强烈,无法克制,对他来说,永不满足,不断追求就是幸福。

他是一位幻术师,又是一位星相家,在追求上帝的同时,又是魔鬼撒旦的门徒,他信仰上帝同时又怀疑上帝,他研究世界,同时又不断地解剖自己,这位永远在探索的分析家,从来也没有得到过满足。他是一个脑子里永远充满问题的德国人,就像哥特式建筑的塔尖永远向上,向上,而不会回到地面上来一样。他就是我们的音乐所要启示的一种精神力量,尽管音乐本身从来没有占据过他的心房。对,这就是浮士德,德国人灵魂的最大象征,一个永远得不到宁静灵魂的活生生的证明。

但是浮士德不是一个神秘人物,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一个医生,一个自然科学家,一个炼金术士,一个星相家。他出生在1470年的施瓦本。据说他在维尔茨堡表演过基督奇迹,在维滕贝格吹嘘说,皇帝那次在意大利获得的胜利,是他施展了魔术的结果。在他死后40年,这个德国魔术师的故事就被马洛搬上了英国舞台。早在歌德时代很久以前,浮士德的传说已被描绘成德国人的性格而流传于世界,似乎在此以前或以后,除贝多芬外,还没有一个人提供过这种典型。哥特式的大教堂和伟大的思想家在其他国家也可以找到;这两者表现出来的精神并不局限在德国。因而无论是斯特拉斯堡大教堂,还是康德,甚至巴哈或者歌德都没有如此有形的代表德国人的独特性格;无论是德国皇帝、预言家,还是艺术家,都没有把他个人的性格如此深刻地铭刻在世界的道德观上,甚至路德的形象也没有成为传奇式的故事,对外部世界来说,腓特烈皇帝和俾斯麦只不过是国家的代表人物,而不是人类的公共财富。那么,为什么这个宣布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了撒旦的魔术师却能毫无疑义地以德国的天才征服了世界呢?

歌德像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Goethe,Johann Wolfgang von,1749—1832)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作《铁手骑士葛兹·冯·贝利欣根》,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小说《亲和力》、《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诗剧《浮士德》等。《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这部诗剧取材于民间传说,主人公浮士德的一生是自强不息、勇于实践、追求真理的一生。

因为在他身上集中了德国人精神世界的主要因素:雄心勃勃,又时有怀疑;坚信奇迹,又——人们几乎要说,富于浪漫主义。对于永远也不会成为信念的无穷世界的追求,以及思想上从逻辑,清醒到神秘,不可知的不断变化飞跃,这是德国人在思考问题和驱除恶魔中的两股同样的力量,构成了德国人内心世界,他们对外梦想统治世界,对内转向音乐。

当时正处在反抗宗教的改革时期。怀疑又同时渴望探索上帝的秘密,驱使浮士德以自己的灵魂与魔鬼打赌。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