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碑中叙利亚文称我国为Tzinisthan(tzin即“秦“之音译,sthan[208]是地名语尾),长安曰Kumdan[209],洛阳曰Saragh[210]。清光绪三十一年(一九〇五),丹麦人Holm拟以银三千两购此碑,运往伦敦,清廷闻之,急电陕抚阻止,经多方交涉,始得毁约,陕抚乃将此碑移入碑林。(《史迹考》一九一页)
会昌五年禁断佛教,除道教外,他教同被株连,大秦及祆教三千余人,被勒还俗(据《旧书》一八上,《新书》五二作二千余),递归本贯;外国人则送还本处收管,景教之传播遂衰。是否一部转赴北方,尚难确证[211]。
景教特殊之点,为不拜玛丽,不用偶像,教士分为八级,除主教以上三级外,其余皆可娶妻。
此外在敦煌石室,曾发见景教文件写本数种:(一)《景教三威蒙度赞》,现藏巴黎,系赞扬三身之经文,“威蒙度“本自叙利亚语Emad,受洗之义。(同上《汇编》一九五页)(二)《一神论》,日本人藏,约贞观十六年译。(三)《序听迷诗所经》,一名《移鼠迷诗诃经》,日本人藏,约贞观九一十二年译成。移鼠即耶稣(Yisseu,摩尼教经作“聿斯“)之古翻,《一神论》作翳数;迷诗所或迷诗诃,即弥施诃也。(四)《志玄安乐经》。(五)《宣元始本经》。(方豪《唐代景教史稿》)又八世纪末,汉译景教经目约有三十五六种,多半由波斯僧景净所译。(同前《汇编》一九七页及《中亚史地译丛》六〇页)
(丙)摩尼教[212]
摩尼(Mani)或译末尼,《回鹘可汗碑》称曰明教。创始者摩尼,波斯人,生二一五或二一六年,二四七年开始传教,曾游中亚及印度,后为祆教所忌,钉死于十字架上(一说二七三年,一说二六二—二六五年)。四五世纪时在中亚及地中海沿岸推行最广,西方之修士实受其影响,至七世纪初叶,乃渐消歇。居西亚者为回教所驱,康国及河间一带是此教避乱之地[213]。居东欧者十三世纪时罗马教皇借十字军兵力剿平之。唐人伪撰《化胡经》有句云,“号末摩尼“,或误“末牟尼“,盖与佛教相混,元释志磐《佛祖统纪》(一二六九年撰)又误合摩尼与祆教为一事。
摩尼教唱二宗、三际,二宗者明暗,与祆教之善恶二元论同,三际者过去、现在、未来(《回鹘可汗碑》云,“洞澈三际“),盖波斯型之基督教而又兼带犹太及佛教色彩者。教之立法为:
严行制欲主义(《统纪》三九云:“男女不嫁娶,互持不语“);
不祭祖(陆游《渭南文集》五称:牟尼教“以祭祖考为引鬼,永绝血食“);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