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诸远流配谪、无子孙及户绝者,墟宅、桑榆,尽为公田,以供授受;授受之次,给其所亲,未给之间,亦借其所亲。
上项记载,余所见数种引文,均作“课莳余种桑五十树“,读者因以“课莳“为句,“余“字连下“种桑五十树“为句(如陈氏《略论稿》一四二页),但于文不可通。桑、枣、榆下文既列举,试问更课莳何物?后检《通志略》一六作“课莳余果“,与下文“杂莳余果“可相比照,盖今本夺去“果“字。
其次,读时最要分清段落。第一段可再分为三节(以“号为记):第一节说明一般受田、还田之原则。第二节系授受桑田及其有关之条例。第三节系授受麻田之条例。由是,可见《通鉴》只叙至“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便戛然而止,不特割裂文义,且引起后人因读《通鉴》而发生(1)项的误会。
(1)谓溢额的田产听民自由买卖之误。(《田制史略》五三页)由于上文分段的说明,吾人就晓得“盈者得卖其盈“四句系承上桑田而言,尤其下文接叙与桑田对立之麻田,反映更为清楚。无如《通鉴》只截取四句中之首句,又把麻土一节略去,遂令原文之界限,变而模糊。后人因误会“有盈““不足“指一般露田而言,谓魏之露田可买卖;殊不知准许买卖者限定于有盈或不足之桑田,且限定于某种条件之下,今竟误解为溢额田听民自由买卖,并不强制征收,则大失太和立法之本意矣。
(2)充做授受的只限定绝户墟业或原有官地并不曾一律把田亩收归国有之误(同上《史略》等)。所谓“原有官地“及其数量若干,在《魏书》上找不出丝毫消息。如谓最初立法时只靠原有官地作为最大宗的授田本钱,(《南北朝经济史》一八页及陈氏《略论稿》一四二页)吾人试想人口率日在增加,分田所需的数量日益扩大,资本势必愈用愈亏,如何能将此一规制支持到二百多年?或引正始元年“以苑牧公田分赐代迁之民“,(《魏书》八)作为“田地很够分配“的证据,(同上《史略》)从我看来,正适得其反。苑牧原是皇室私有的牧场,等闲不容易开放,现在亦慨然将其分给南迁人民,正是公田极度不敷分配之现象;恰如我所说,为减少北方人反对迁都起见,皇室亦不能不忍痛割弃其私产矣。刘业农又引太和十七年宇文福规石济(今延津)以西、河内以东南北千里为牧地,以为“中原未耕的地方是很多“,(一九五五年《文史哲》二期)则须知鲜卑畜牧之习,仍未尽脱(可比观后来蒙古入侵时期),而且养马与国防有关,唐代均田极不敷,尚圈出会宁数州作马场,知此事与荒地多寡无必然之关系。(参《魏书》二八《古弼传》)更有最要者,吾人现在所见到的唐代文献,均田确是普及制度,唐初距太和不过百三十余年,如果认太和未尝干涉私产,则此一部分田地当仍握在私人手中,不能由公家支配,显与吾人所见唐制不合。又假如谓中间已收归国有,吾人就要问收归在何时?何以文献上总未提及?经此种种疑质而知均田只限国有土地说之绝不可通。
关于绝户墟业的讨论,不可不先阅李安世之奏疏。安世云:“窃见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三长既立,始返旧墟,庐井荒毁,桑榆改植,事已历远,易生假冒,强宗豪族,肆其侵凌,远认魏、晋之家,近引亲旧之验,又年载稍久,乡老所惑,群证虽多,莫可取据,各附亲知,互有长短,两证徒具,听者犹疑,争讼迁延,连纪不判,良畴委而不开,柔桑枯而不采。……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属今主。“(《魏书》五三;下文言“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按依《魏书》七下及一一〇,立三长在太和十年二月,则推行均田制时未立三长,《田制史》(一六七页)因强谓三长制立在均田之前。后见《南北朝经济史》(三〇页)引《册府元龟》作“子孙既立“,始恍然于今本《魏书》之传讹,“子孙既立“,正是“事涉数世“;若作“三长既立“,则文气、意义,两不衔接,故可决其必误)此只是说远流配谪之子孙,回到故乡后争取旧日田地,涉讼不休,令到此项讼田,流于荒废,地方政府无法判决。《魏·志》第二段即针对其弊,决定没收入官,以断葛藤,不过没收之后,仍斟酌“给其所亲“或“借其所亲“。简言之,荒废而没收者只少数讼田,非一般土田,何能靠作分田之基础[233]?读者不会,或举土地荒废、人口稀薄为均田之引线,(森谷正己书一五七页)实未深明当日之实情,吾人须知鲜卑族克定中原,至是已逾八十年矣。
《南北朝经济史》论及安世奏疏,更强调太和均田之令,“所有权分明之土地,虽多也不去管它,所有权不分明的土地,才拿去按人分配,以免相争的弊端“,(一九页)苟如其说,直是处分争田,安得谓之“均田“?况绝户等之田,魏令已明白规定“给其所亲“,可能分给旁人者数必甚少,更何烦作出许多的规例?且所有权分明者,创制之初,既皆不问,则必长此不问矣,而独迫新给者以继续不已之还受,立法既不平,推行亦多弊,稍明治道者断不出此。抑均田之立,一般以为由于安世建议,而安世疏固云:“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如果将所有权分明者置不问,则豪右势大,必依然占居上风,对于安世条奏,显相违背,是知作此解释者之粗心武断。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