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1.篇幅安排,体现“厚古薄今“原则。除第一章溯其家族源流,末章述其民国以来变化外,主要笔墨均用于有清一代。正是在清代,爱新觉罗家族踞有“天下第一家“的特权地位。进入民国,爱新觉罗氏的众多族裔已与其他族姓的满族人融为一体。至于溥仪一家和少数王公贵族后来的浮沉蜕变,是比较特殊的。
2.撰写体例,按照历史的发展,分阶段阐述该家族的变迁。其中,重要人物的活动,重要事件的影响,家族制度的兴衰,族内关系的演变,是贯穿始终又相互交织的几条线索。不过,笔者并未将过多的笔墨用于清朝的12位皇帝身上,尽管他们不失为家族内最显赫的人物。因为家族史不等于皇帝传,两者外延内涵均有不同,只有将皇帝以外其他族人的活动也尽量收入眼底,才可为该家族的兴衰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形象。
3.关于“爱新觉罗家族“的概念。通常意义上的“父系家族“,系指一祖所生的若干子孙以及他们的个体家庭,是血缘关系密切的社会组织。但实际生活中的家族始终处于繁衍与分解的反复运动中,运动的结果,则导致更高层次血缘组织的形成。在氏族社会,这类血缘组织叫“氏族“;在传统农业社会,为宗法制度严格规范着的这类组织称作“宗族“。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创业时,兄弟子侄不过数十人,只是家族。到清末,爱新觉罗氏的成年男女包括眷属、子女却有数万之多,成为清代社会中地位最特殊、人数最庞大、组织最严密、等级最分明的宗族。这个宗族内部,又依与皇帝家族血缘关系的远近,先是划分为宗室与觉罗两大部分;以后宗室人员不断繁衍,又有远支宗室四十族与近支宗室六族之别。
有鉴于此,本书在提及这个血缘群体时使用了几个不同的概念。入关前时期,通常使用“爱新觉罗家族“、“汗家族“;入关后时期,则用“皇族“、“爱新觉罗族“泛指全体;若称“皇帝家族“、“皇室成员“,则特指皇帝一家及其亲近王公。至于书名题称“家族史“,只为行文的便利。这是应该预先说明的。
4.资料来源,主要包括档案、官书、私家著述、近人自传、回忆录。由于爱新觉罗家族史时间跨度大,背景复杂,疑难问题多,撰写中注意参考了有关研究成果。所有引文均在正文第一次出现时注明作者(外国人注明国籍)、出处、卷页、版本、时间,以便核查。论著引用次数较多或认为重要者收入书末《主要参考书目》。
* * *
[1] 毓盈:《述德笔记》,载《近代史资料》总79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1页。
第一章 历史之谜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