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1)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依《清史稿》原文之意,浙江宁波府下镇海县境东部近海水域(即今宁波市北仑区穿山半岛东部洋面)称“崎洋“,陆上崎头角(或称崎头山)与之直接相对,但笔者检核诸多有关镇海县疆域境界、山川岛屿类的史志、舆图等史料注578,皆不见有“崎洋“之名,与“崎头角“相对之“崎头洋“却多处可见,如《国榷》卷60云:“杭州卫指挥陈善道、吴懋宣击倭于赭山,败死。又陷昌国卫,杀百户陈表。观海卫指挥张罗追之崎头洋,斩五十级。“注579《读史方舆纪要》卷92浙江宁波府下云:“霩守御千户所,定海县东南百二十里。西去府城百八十里。洪武二十一年建,城周三里。所滨海孤悬,其东南为梅山港,东至崎头大洋,南至双屿港俱约五十里,西至大嵩港约百里。“注580《天下郡国利病书》浙江备录中有三处作“崎头洋“:“初哨三月三日,二哨以四月中旬,三哨以五月五日。由东南而哨,历分水礁、石牛港、崎头洋、孝顺洋、乌沙门、横山洋、双塘、六横、双屿、乱礁洋,抵钱仓而止……由舟山之南,经大猫洋,入金塘、蛟门,则竟趋于定海城下;过穿鼻港,入黄崎港,则犯穿山,过崎头洋、双屿,入梅山港则犯霩……贼或流突上界,则总兵官自烈港督发舟师,北截于七里屿、观海洋,而参将自临山洋督兵船为之应援;南截于金塘、大猫洋、崎头洋,而石浦、梅山港兵船为之应援,则沿海可以无虞。“注581

不过因“崎“、“旗“音同,部分文献中的地名用字也常以“旗头洋“代指,但依其地望而定,二者实为同一地物,如雍正《浙江通志》卷3《疆域》引《定海县志》云:“若西南之梅山、青龙港、穿鼻港、崎头洋则属镇海县“,同书卷95《海防一》亦有“崎头洋“,而同书卷97《海防三》又作“旗头洋“注582。光绪三十三年(1907)《定海厅洋面岛屿表》之《定海全境舆图》中作“旗头洋“注583。宣统二年(1910)《宁波府全图》注584之镇海县境图中作“旗头洋“。另外,也有史料称其为“崎头海洋“,如雍正《宁波府志》卷7《山川下》云:“黄崎江,县东南一百十里自崎头海洋分派为支江,西北流约半潮至蛟门出大海。“注585《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91浙江宁波府下云:“梅山港在镇海县东南十里霩所西,亦名梅山江,自崎头海洋西北,流经乌崎山下,又经大嵩所,通于海港口。有梅山隘,为戍守要地。“注586民国《镇海县志》卷4《山川下》亦作“崎头海洋“注587。

由此可见,上述有关该水域名称的史料记载,虽有因音同所致的用字方面的差异(如称“旗头洋“、“崎头大洋“、“崎头海洋“等),但这并不影响其主体性认识,有清一代时人对这一水域的地名记载可谓一脉相承,镇海县境东部穿山半岛崎头角所对之近海水域之名应称“崎头洋“注588,《清史稿》原文作“崎洋“,中间之“头“字被倒置于后,误。

又,此处“跳嘴山“勉可理解为控扼崎头洋与崎头角之山峰,然“头长“实不知为何物。经查诸种地理志书与舆图资料(上述所引文献以外,笔者还一一检阅了雍正《宁波府志》卷7《山川》、《嘉庆重修一统志》、光绪《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卷4《宁波府镇海县水路道里记》、宣统二年《宁波府全图》、《清国史·地理志》浙江镇海县注589、民国《镇海县志》、《镇海县新志备稿》注590等多种地理志书、舆图),“头长“、“跳嘴山“两地名皆不见于文献记载,而光绪《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卷4《宁波府镇海县水陆道里记》中则明确作“长跳嘴山“注591。《清史稿》原文中因“头“字倒置于“崎洋“之后,而点校者不明此处有倒置,故断句之时,在“头长“、“跳嘴山“之间点断,从而导致了地名不确,让读者倍感困惑。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中华书局标点本《清史稿》卷65《地理十二·浙江·宁波府》下原文“临崎洋。头长、跳嘴山扼其口“处存在倒置及标点讹误,此处行文应更正为:“又东崎头角,临崎头洋。长跳嘴山扼其口,并为郡东要害。

“题新见明末清初彩绘本《阅史津逮》注592

胡 恒

《阅史津逮》,不分卷,明末清初人朱约淳所撰。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是书由江西巡抚采进,列入《存目》。20世纪90年代,大陆整理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时,将藏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清初彩绘本全文以黑白形式影印出版,使世人初识该书之庐山真面。今所见私人收藏家李勇先生所藏本,为该书新发现之另一重要版本。

关于朱约淳本人,目前学界所知不多,仅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知其字博成,浙江余姚人,清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朱约淳位列该年进士第三甲。后任甘肃秦安县知县(多有误作泰安知县者,如光绪《余姚县志》卷19《选举表》、《清朝文献通考》卷223《经籍考》),在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7《官师》、道光《秦安县志》卷6《官师》中均有载,但甚为简略。其生平事迹罕见于记载,清初章大来所编诗文集《后甲集》中收录了章氏在朱约淳去世后所写祭文,名《祭朱博成先生文》(见《丛书集成初编》本,卷上),赖此端知其人其事之一二。该祭文作于丙子岁,即康熙丙子年(1696),据章氏称,该祭文乃是其“为念鲁代草一祭“,“念鲁“即浙江余姚邵念鲁先生(后又云念鲁“其子刻思复堂集“,《思复堂集》正是邵念鲁著述文集也),可见该祭文是邵念鲁先生意为朱约淳所写,而由章大来代笔。祭文中曾言及“寇起滇中,震惊秦川,守臣登陴,雀鼠是餐。公无动容,家国两完,完城归君,完节归身“事,所论乃康熙初年三藩叛乱事,可见朱约淳在秦安任上似亦有功绩,惜道光《秦安县志》竟无载。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