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31)按:杜夫海纳的审美知觉分析主要以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和胡塞尔的本质直观学说为基础,他将审美知觉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为呈现,即对象在知觉中呈现;第二阶段是表象和想象。在这一阶段知觉倾向于将它初步感知到的对象客观化为表象,并有了想象介入。杜夫海纳认为审美的知觉往往要抑制想象以保证对象在感性直观中的本真呈现。审美知觉的第三阶段是反思和感受。通常此一阶段的感知会因理解力的介入而上升为理性反思,以便寻求对象的真理,杜夫海纳认为审美知觉却要抑制这种理性反思而进入一种感受性的内省或同感性的反思,以便直观体验审美对象所表现的情感生活世界。在审美知觉的最高峰,审美对象进入最充分的显现,杜夫海纳强调这绝非观念性显现,而是对象全部感性存在的显现。转引自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129页。

(32)[清]钱谦益:《尊拙斋诗集序》,《牧斋有学集文抄补遗》。

(33)按元稹所言,当年白居易诗篇传播主要依赖师友、世人间手抄口传,通过驿站、题壁等方式流传。详见白居易:《白居易集》第1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页。

(34)据徐俊纂辑《敦煌诗集残卷辑考》所录,敦煌《秦妇吟》写本新增有《俄藏敦煌文献》第11册Дx.四五六八(右)《秦妇吟》残片,是已知的第11个《秦妇吟》写本。按:敦煌发现11种《秦妇吟》写本,抄写内容彼此并不完全相同,文字亦多有出入。详见徐俊纂辑《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30—252页。另参颜廷亮、赵以武辑:《秦妇吟研究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张涌泉:《秦妇吟汇校》,《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8年版。

(35)按:现今中华书局版《白居易集》即是顾颉刚以宋刻绍兴71卷本作底本,参校宋明清各本进行校勘标点而成。其中《卖炭翁》一诗即被现今小学课本直接选入。详见中华书局1979年版《白居易集·出版说明》。

(36)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4页。

(37)[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8),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6页。

(38)按:狄尔泰的释义学以经历—表达式—理解的三角关系整体为基本理论构架,而以人的历史存在(生命)为真正对象。根据狄尔泰的生命哲学,生命是一个历史的存在,它既是一个人文关系的总体,又是一个自身展开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必然表现为语言、宗教、哲学、文学等等外在的形式。狄尔泰把这些表达式分为三类:(1)科学和理论判断;(2)实践行为;(3)经历的表达式。虽然都是生命的表达式,然而我们的生命经验在经历的表达式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达,艺术作品即为第三类生命表达式的典型,它具有独特的揭示生命的功能。转引自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第93页。

(39)(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按:此句文字转引自爱德华·萨皮尔《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第一版。

(40)同上,第19页。

(41)同上,第16、17页。

(42)按:说话作为宋代民间伎艺,其话本多为师徒隐秘相传。此外,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序》又载,南宋高宗“喜阅话本“,内珰辈广为搜求。而高宗却“一览辄置,卒多浮沉内庭,其传布民间者,什不一二耳“。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