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应该说这篇论文有很强的学术性,周汝昌也是下了大功夫的。但周汝昌似乎没有考虑到两点,一是这种以僻书资料为根据的立论其实不一定能让大多数人所认同,即使是专门从事文史研究的学者,尤其是海外的,真正能对这些资料有所了解的人也是不多的。这难免让一般的与会者,尤其是那些以搬演西方时髦理论为长的学者们,会感到有些艰涩和恍惚,因而对论文的结论也就会半信半疑甚至认为是想入非非。其次,这篇论文的结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刚刚过去的中国“文革“中凡事都要“抓黑后台“的情况,这或许引发读论文的人产生一种简单的想法,认为周汝昌这篇论文是否也是受了“文革“思潮的影响。钩沉索隐的考据,所需功夫深巨,还要有和古人作心灵交流的研究者之本己体验,但对于阅读考证论文的人,是不是也能进入与研究者相同的思路、境界,那就很难说了。
八十年代:走向辉煌八十年代:走向辉煌(7)
但对于周汝昌来说,这是他多年思索考证的一个很重要的结论,与“文革“的影响其实毫无关系,因为这至少对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存在巨大思想、艺术差异提供了一种解释,而且这种解释如果成立,则的确反映了历史上思想斗争的残酷和尖锐,以及曹雪芹创作《 红楼梦 》之不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论文首先得到索隐兼考证派的老学者潘重规的称赞。另外,四十年以前燕京大学的老同学程曦教授,一度当过陈寅恪的助手,也对周汝昌的论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周汝昌在随笔中说:“他的高睨大谈的湖海豪气,依然不减当年。他说:‘昨晚读老兄的鸿文,直到午夜后一点多,快两点,一口气读完了才得入睡!全文二十节,如闻柳敬亭说书,忘记读的乃是学术性很强的论文也!’“(《 美红散记 》)不过也毋庸讳言,正如上面所分析的原因,应该说与会的多数人对周汝昌这篇论文的观点是并不能真正“解味“的。特别是余英时① ,后来与周汝昌的红学观点还有进一步的学术交锋。
当然,在当日的研讨会上,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是节制而理性的,彬彬有礼的,也有不少有意义和有趣的插曲。周先生有这样一段忆录:
耶鲁大学的余英时教授,是知名的历史学者和红学家。一见面就指着自己对我说:“我也是燕京的!“简短的话语,深情的含义。“燕京大学出红学家。“真的,国内的例子,不必举;到美国,不止一位老燕京。不想归途一回到(我国)香港,中文大学的宋淇教授在夜里赶到机场迎接,初次晤面,几乎和余先生一样,宋先生也是向我先报燕京的“学历“。人,有各种情谊,如国谊,民族谊,乡谊,戚谊,友谊……等等,而校谊一层感情,也殊不在诸谊之下,只有到了一定的场合你才会感受深刻的。
余英时和宋淇,是海外研究红学提倡“文本“和“文学“角度最有影响的两位学者。余英时批评考证派红学,说“半个世纪以来的红学其实是曹学“,倡导“红学革命“,并正面提出“《 红楼梦 》的两个世界“理论,在海外颇有影响,后传入中国大陆,也被不少人看重。余英时虽然是直接与赵冈争论的,但作为“考证派“集大成者的周汝昌,很自然也是余英时实际针对的论敌。而宋淇,虽然深入《 红楼梦 》文本实际而颇多独到的发明,如“怡红院的四大丫鬟“等,却也认为“新红学的重点几乎全部放在考据上,而忽略了文学批评与鉴赏,以致造成了轻重倒置的现象“( 宋淇《〈 红楼梦 〉识要 》)。这都与周汝昌的认知颇有差距。显然,无论余英时还是宋淇,都把曹雪芹和《 红楼梦 》主要看作“文学“、“文艺“领域的对象,即使有更深的意义,也只是“引申“而已。从这样一种立场出发,自然会对考据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感到困惑和不满,同时也表明他们同样对红学发展的时段性、考据是进入文本的前提、红学的核心问题是区分“两种《 红楼梦 》“这些真正的“红学锁钥“感觉迟钝认识肤浅。而周汝昌,则是从中华文化这一更宏广的立场出发,将家史、版本等考证与小说文本的解读密切相结合,与余英时和宋淇大不相同。过了许多年,周汝昌先在《〈 红楼梦 〉研究中的一大问题 》( 1992年第4期《 齐鲁学刊 》,收入《〈 红楼梦 〉的真故事 》)的长文中正面与余英时商榷,后又在《 新红学—— 新国学 》( 2002年第2期《 山西大学学报 》)一文中表达了他对这两位燕京大学校友的异议:
从另外角度看问题——比如在中国内地以外,影响最大的两家“红论“可举余英时与宋淇,余氏之名言叫做“两个世界“与“红学革命“。他批评国内的红学诸派无一是处,但最反对“考证派“,说它已“山穷水尽“,“眼前无路“。他强调红学要“回到“文学创作(的研究)上去(这才是光明大道)。
宋氏,其见解自有不少超卓之处,但其公然倡议说“考证有危险性“;主张红学发展前途该是“文学“研究,尤其是“比较文学“。
这两位学者都是长期生活在欧美文化环境的“红学家“,都很崇拜洋人的学问和论调。比如,余氏是由引来一位洋人的观点而扣到他的“两个世界“论点上去的。在他看来,曹雪芹写了一个“现实世界“——荣国府,又写了一个“理想世界“——大观园(而此园即“太虚幻境“);前者是污浊的,后者是清洁的……云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