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第二年秋天,二十一岁的富兰克林组织了青年自学团体“共读社”。参 加的多是好学上进的年轻人,有工人、鞋匠、技师、诗人以及自学成才的数 学家等。他们每星期五在旅馆集会,每人轮流提出议题,展开讨论,内容涉 及科学、政治、文学、哲学等。富兰克林是“共读社”的中坚和领袖,他要 求大家不问职业和宗教信仰的差别,互相敬重,以探求真理为己任,不意气 用事,不进行诡辩。一个二十一岁的青年能够表现出这样的才干,是很难得 的。富兰克林日后成为美国开国时期最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科学家,并不是 偶然的。

富兰克林在厂里兢兢业业,苦心经营,再加上“共读社”社友们多方支 援,他的印刷业渐渐兴旺起来,不久又创办了一份报纸《宾夕法尼亚新闻》。 富兰克林的印刷技术和散文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报纸发行不到几个星 期,就以印工精良,文笔清新、泼辣闻名,销路很好,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这样一来,富兰克林既发展了印刷业务,又有了舆论阵地,一举两得。1729 年在两位挚友的资助下,富兰克林开始独自经营印刷厂。当时费城市民要求 增印纸币的呼声很高,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但是银行和大资本家坚 决反对,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富兰克林在“共读社”里以纸币为题,进行了 热烈讨论。他把大家的意见归纳起来,写了一篇《略论纸币的性质和必要性》 在报上发表,文中引证 1723年宾夕法尼亚省一度发行纸币,刺激了商业繁 荣、就业不断增加的事例,极力赞助市民的要求。这篇文章一发表,舆论急 剧变化,增印纸币的声势大壮,反对的意见被击败。

议会最后通过了增印纸币的提议,为了表彰富兰克林宣传的功劳,决定 把印纸币的特权授予他的印刷厂。这件事给富兰克林带来莫大的收益,他不 但获得政治声誉,而且还清了债务,在经济上自立起来。新纸币发行以后, 收效显著,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费城的商业、建筑和人口都随着增加,富兰 克林的印刷所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第二年,二十四岁的富兰克林结了婚。说来也巧,他娶的不是别人,竟 是过去的未婚妻丽德。原来丽德当初受女友撺掇,误嫁给一个名叫罗泽斯的 陶器商,婚后发现他另有所欢,品质恶劣。丽德整天悲戚,郁郁寡欢,生活 很不幸。她后来和罗泽斯断绝夫妻关系,分居两地。富兰克林知道这些情况 以后,悔恨交集,前去看望丽德。两人一见面,泪如雨下。那时罗泽斯因为 挥霍无度破了产,已经远逃西印度群岛。富兰克林冒着风险和丽德举行婚礼, 终于破镜重圆。丽德温柔贤淑,勤俭操持。她跟富兰克林结婚以后,把家庭 和印刷所事务料理得井井有条,富兰克林从此在事业上多了一个得力助手。

筚路蓝缕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比喻创业的艰苦就象架

着车,穿着破衣去开辟山林一样。富兰克林的事业也是这样开始的。当时北

美是英国的殖民地,经济很落后。美国民族正处在摇篮里,还没有自己的文

化和科学。富兰克林在婚后不久,倡导创办了北美第一所图书馆。这是美国

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事。当时富兰克林只有二十五岁。

起初,这件事是在“共读社”上提出的。社友们每次讨论的时候,都感

到手边参考书籍不够。富兰克林灵机一动,建议大家把自己的藏书搬到社里

来,让社友们共同浏览。第二天,一座小“图书馆”就成立了。书架上大小

图书,琳琅满目,大家翻阅起来很方便。可是好景不长,因为没有专人管理,

随便拿取,图书有减无增,没多久“图书馆”就瓦解了。这个尝试虽然失败

了,却给人很大启发。他们总结经验教训,由富兰克林主持,用“共读社”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