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山河破碎,直到1948年陈三立才得以了却归葬西湖的心愿。从此,西湖牌坊山下成为陈家永远的托梦之地。

陈三立先后在杭州租房住了几年,他的诗集中,有很多与西湖有关的诗。1924年春天,印度诗人泰戈尔到杭州登门拜访他,王统照在《晨报》发表文章记下了这次盛会:“(四月)十四(泰戈尔)赴杭,十六在杭讲演一次,十七号快车返沪。……在杭时,有人介绍陈三立与之相晤,合拍一照。对语时,由(徐)志摩口译,但所谈有限。陈氏七十余岁,与六十余岁之泰氏相较,其康健非泰氏可比,当泰氏索其诗册,陈甚谦逊,连言不可相比,终未相送。“两个语言不通的亚洲诗人在西湖边会晤,身后少年诗人侧立,一时被传为文坛佳话。第二年10月10日,上海《申报》推出“国庆纪念增刊“,还特意刊登他们两人的合影,题为“今代亚洲二诗人合影“。

陈三立留在杭州的痕迹,大概只剩下牌坊山下一片茶园中的墓穴,寂寞地守望着日起日落。在美丽的湖山之间,陈三立之墓并不是一个景点,如果不是他有个以学问人格为读书人追捧的儿子陈寅恪,他已差不多被遗忘了。陈寅恪生前也有归葬西湖父母、兄长之旁的想法,他女儿陈美延证实,一代史家归葬杭州的宿愿,多年来虽屡经申请,终于未果。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

1.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陈三立,《散原精舍文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清)陈宝箴著,汪叔子、张求会编《陈宝箴集》,中华书局,2003、2005年版。

4.陈寅格,《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5.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蒋天枢撰,《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8.叶绍荣,《陈寅恪家世》,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

9.陈小从,《图说义宁陈氏》,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10.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岳麓书社,2002年版。

“徐徐云尔;陈陈相因“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