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皇帝初亲大政,决疑定策,实不能不遇事提撕,期臻周妥。
既据该王大臣等再三厉恳,何敢固执一己守经之义?致违天下众论之公也!
勉允所请,于皇帝亲政后再行训政数年。
大臣们看到这道谕旨,倒吸一口凉气:同治皇帝的傀儡历史,将再次重演。这再行训政数年,数年是多少年?
九四
又过了4天,慈禧太后在乾清宫西暖阁,再次召见经筵大臣,十分诚恳地对他们说:前日归政之旨,乃历观前代母后专政,流弊甚多,故急欲授政,非推诿也。诸臣以宗社为辞,余何敢不依?何忍不依乎!
有了同治年间的教训,大臣们谁也不敢多言。最为痛苦和失望的,是年轻的皇帝,他以为自己亲政以后,可以大展宏图,有所作为,清除朝政中的污泥浊水,整顿吏治,加强国防,让古老和沉重的中国,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想不到的是,大臣们惧怕皇太后,在皇帝亲政前夕,纷纷提出训政数年、从容授政等主张,特别是父亲醇亲王,竟然跪求皇太后训政,甚至提出永照现行规制的荒唐想法,而且,居然还被皇太后一眼看中!
光绪皇帝失望极了,在皇太后召见时一直保持沉默,回到自己的宫中,不停地来回踱步,想像不出怎么会和这样一群人共存在这个世上?怎么会和他们共同面对子民百姓共创盛世?他们这样懦弱,这样无能,怎么可能成就事业!
师傅翁同龢看着年轻的皇帝如此气盛,不满之情全写在脸上,忧心如焚。他知道慈禧太后的厉害,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也知道,大臣们都知道,难道光绪皇帝在她身边生活了这么多年,他还不知道?皇帝也许知道,但他太年轻了,不知道许多事情的背后将意味着会有什么不测发生。
翁同龢面见皇帝,极力劝慰他。
翁同龢写道:力陈时事艰难,总以精神气力为主,反复数百语,至于流涕。上颇为之动也。
翁师傅特别提到,数日来,皇帝一直保持沉默,实在太外露,太危险!
在慈禧太后表示俯允训政数年的前一天,翁师傅建议光绪皇帝一定心悦诚服,尽快请求太后训政。翁师傅写道:于上前力陈一切,请上自吁恳,或得一当也!
光绪皇帝十分固执,心里不痛快,从来就不会虚伪地装着高兴。既然亲政了,他不愿意太后训政,就决不会自己装着高兴,恳请太后训政!
慈禧太后不管这些,照着自己的设想,瞒天过海,偷天换日。
她随即发布懿旨,向天下宣称:数日以来,皇帝宫中定省,时时以多聆慈训,俾有禀承。再四恳求,情词纯挚。
面对这样的谕旨,光绪皇帝哭笑不得:这女人怎么什么都敢说?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