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1)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死后,蒋介石母子虽然略有家产,但邻里相欺,日子是很难过的。蒋介石18岁那年,清政府对各地无主交纳的田赋,责令由各村富户和中户摊赔,蒋介石家也是摊赔的人家之一。可村中狡猾的富户和征收田赋的人互相勾结,欺负他们孤儿寡母无资无助,所以收取田赋特别苛刻。王采玉交纳不起,和收取田赋的人争了起来,差役就把蒋介石捆到县里关押,直到按他们的要求交纳了田赋才释放。蒋介石回到家中,母子见面抱头大哭。从此蒋母王采玉更加激励儿子上进,这在蒋介石的心中刻下了很深的痕迹,对蒋介石刺激特别大。所以,蒋介石从那时起,就产生了极强的报复心理,决心将来一定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来,以便出人头地,到那时再看谁还敢小瞧他蒋介石。

在蒋介石看来,当时世道正乱,唯有学军事才有出路,将来才有权势。所以,蒋介石决意要从军,出去学军事。本来,蒋介石去学军事,据说蒋母王采玉本是不答应的。因为学费、路费无着,蒋介石便偷偷地拿了妻子毛福梅的首饰出走。到宁波以后,蒋介石将这些首饰交给一个近亲,名字叫孙琴风,叫他变卖,以充路费。孙琴风是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的继室孙氏的哥哥,在亲戚关系上讲是蒋介石的舅舅。孙琴风是个商人,这时正在宁波浩河街开设一个森顺木行,经营木材生意。他在蒋穷困不得意时,曾多次给蒋资助。这次孙当即给蒋现洋一百元,叫他安心去上学,首饰留下还给了毛福梅。对此,蒋介石十分感动,后来蒋介石发迹了,还念念不忘这件事。

第三部分 2.童年,走出了一个"瑞元无赖&qu…

母亲王采玉对儿子的决定无可奈何,看他决心如此之大,也就支持。不想蒋介石入保定军校后不久,又想去日本留学学习军事,为了表示决心,还自己剪掉了辫子。此事为亲友们所知,他们对蒋介石的做法颇不以为然,纷纷指责蒋介石大逆不道,离经叛俗。可王采玉这次却非常支持儿子的行动,看到儿子有这么大的决心,有这么大的志向,自信将来必能出人头地。于是,不听别人劝阻,毅然为儿子整装筹资,坚决支持儿子去日本留学。

应当说,青年的蒋介石是个不俗的热血男儿,突出表现在蒋介石有相当的爱国情绪,学业成绩也相当优秀。据说他在保定军校学习时,一次一个日本军医官在给学生上细菌课时,举了一个例子。这个日本军医官拿着一块泥土说,这块泥土就能寄生四亿细菌,就像四亿中国人寄生在里面一样。蒋介石立即跑上讲台,当场把泥土掰成八块,指着其中的一块说:日本有五千万人口,就像五千万细菌寄生在这块泥土里。在振武学校学习期间,蒋介石在给其表兄单维则寄的一张照片上写道:"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万事休!光我神州完我责,我东来志岂封侯。"由此可见,当时,蒋介石的抱负是相当远大的,他的政治信念也是相当坚定的。

蒋介石是个上进要强的学生,不论学习条件如何,他都力图使自己成为最优秀的。日本军校招收中国留学生,在上课时并不是和日本留学生一视同仁,很多课不让中国学生上,很多材料不给中国学生看。对于学习成绩,也是尽量给中国学生一个好成绩,能毕业,并不要求他们具有真才实学。1910年,蒋介石入日本新潟县高田市野炮兵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当二等兵,同去的有5个中国留学生。当时在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当上等兵的霜田藤次郎说:"这五名中国留学生,都是很优秀的,他们对于大炮的构造和它的附属品,都有详细的研究。"应当说,蒋介石由一个顽童成长为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青年,是和蒋母王采玉分不开的。王采玉两次丧夫,中年守寡,在邻里又饱受欺凌,久而久之,锻炼出了其他妇女所不具备的坚忍和远见,这对蒋介石以后在事业上能够有所成就,影响很大。

蒋介石虽然自幼顽劣异常,但后来由于母子相依为命,对母亲的教导很少违背,侍母至孝。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时,蒋介石正在日本高田野炮兵十三联队实习。听到武昌起义的消息后,匆匆赶回上海,奉陈其美之命,负责浙江的起义行动,他亲任敢死队长,在行动前,向家里写信,用的竟是诀别的语言。他在信中劝母亲和同父异母兄长蒋介卿不要为他的死难哀伤,并对死后家事做了安排。蒋母王采玉收信后,心虽忧伤,但复信并未像其他妇女可能做的那样,劝止自己儿子的行动,反而勉励儿子勇敢去做,不要担忧,"死生一事于义,不必以家事为念"。

后来,蒋介石协助陈其美在江浙一带进行反袁活动,是袁世凯和北洋政府通缉的要犯之一。在无处藏身的时候,他几次回乡躲避,以至家中不时遭到搜查,搞得人心惶惶。当时亲戚邻里都怕受到他的牵连,对他颇多指责,避之唯恐不及,不敢与他家往来。而王采玉却泰然处之,不怕受连累,毫无怨言,而且还对儿子频频安慰。由于蒋母王采玉的这种过人的胆识,蒋介石对母亲非常尊重,在王氏死后,还常常提起。可见,蒋介石后来之所以真的出人头地,很重要的一点与他的母亲教导有方密切相关。

第三部分 3.果夫,陈家之龙也(1)

幼年的陈果夫身体瘦弱,相貌清秀,为人做事忠厚老实,同其他孩子一样,天真烂漫,对未来怀着美好的憧憬,并无任何特别的地方,也没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的显兆,应当说,他的未来全靠其父辈的引导和他自己的努力。这也应了一句话,任何一个天才同其他常人一样,他出生的第一次啼哭也绝不是一首诗。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