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第一,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二者的相互关系问题。斯大林在论述语言与上层建筑的根本区别时,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作了明确规定。他指出,经济基础"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 。它不包括生产力,不是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而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 它有两个部分,一是客观实在的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一是观念的或思想的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观点的思想体系或意识形态。
斯大林揭示了上层建筑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政治、法律设施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政治、法律等观点建立起来的,"设施"与意识形态相适应。在斯大林之前,对政治、法律制度根据什么、怎样在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问题,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出具体的回答。
斯大林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即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作了论述。他指出:"任何基础都有同它相适应的自己的上层建筑" ,"如果基础发生变化和被消灭,那么它的上层建筑也就会随着发生变化和被消灭。如果产生新的基础,那就会随着产生同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他还进一步指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是新的上层建筑积极帮助自己的基础形成和巩固。二是新的上层建筑要为消灭旧基础及其旧上层建筑而斗争。
第二,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斯大林指出:"上层建筑是通过经济的中介、通过基础的中介同生产仅仅有间接的联系。因此上层建筑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不是立刻、直接反映的,而是在基础变化以后,通过生产变化在基础变化中的折光来反映的。" 即上层建筑通过生产关系这一中间环节同生产力发生联系。这科学地说明了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以生产关系为中间环节构成两对矛盾,它们决定着社会的性质、面貌及其发展。这个理论问题实际上包含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但斯大林始终没能全面地提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互矛盾的关系,并用相应的哲学概念加以概括,作出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完整、明确的表达。其原因在于他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在思想上偏离了辩证法,存在着对社会主义肯定一切的形而上学观点。
第三,关于质变的两种形式。斯大林提出了质变即飞跃的两种形式--爆发式和非爆发式。指出爆发形式主要表现为"一次决定性的打击", 一下子完成新旧更替,具有突然性;而非爆发式则表现为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逐步过渡以实现飞跃,具有逐渐性和长期性。这里他把质变的形式普遍化,特别强调非爆发性质变形式的作用和意义。这是他在研究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事物发展的特点之后的新见解,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这方面科学预见的发展。斯大林还指出,从旧质过渡到新质经过爆发的规律,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适用于诸如经济基础或上层建筑之类的社会现象。"对于分成敌对阶级的社会,爆发是必需的。但是对于没有敌对阶级的社会,爆发就决不是必需的了。" 他具体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所有制改造所采取的"逐渐过渡"的形式,肯定了质变过程的非爆发形式及其多样性,这里透出一个重要思想,即当社会主义社会中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时,可以采取逐步改进、改革、调整等形式,使之逐步完善。斯大林还认为,"逐渐过渡"形式包括使新东西渗透到旧东西中,改变其旧本性,从而实现质的飞跃。
斯大林的上述思想,在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在实践上,对于处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社会矛盾亦有重要意义。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中的哲学思想的缺陷是,他关于上层建筑"随着基础的消灭而消灭,随着基础的消失而消失"的表述是不确切的。全部上层建筑是由政治上层建筑和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两部分组成的,意识形态具有程度不同的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除了受经济基础决定外,它还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继承关系,各种意识形态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在新旧上层建筑的交替过程中,意识形态并不同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或消灭而立即变化或消灭,斯大林的不确切的表述,反映了他对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的否定。
斯大林对一国建成共产主义的设想在不少方面比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思想更加具体化了。然而,他基本上是从苏联的模式出发考虑问题,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弊病。他主张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没有把与人民生活直接有关的消费品生产摆在应有的地位。他强调国家统一计划,但未给地方和各部门以适当的自主权。此外,他把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定得太低了。他仍停留在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这种设想上。
四、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点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