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1)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对于苏联模式,必须作具体的历史的评价。在苏联模式中,既有反映社会主义共性的方面,也有体现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的特殊性的方面。对于社会主义共性的方面,要认识到它们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长途中一个特定阶段内关于革命和建设工作的普遍规律,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应坚持的。对于苏联模式中反映社会主义特殊性的方面,一定要看到它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苏联模式中存在着一些弊端,有的在模式形成时错误就是明显的,有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凸现出来的。二战以后,苏联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要求经济从粗放经营发展为集约经营,苏联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苏联没有适时有效地进行改革,严重地影响了苏联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所有这些弊端只能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加以克服。

第八章 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苏维埃俄国的崛起和西方一些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特别是接踵而来的"大萧条",引起西方国家左翼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者的强烈反思,出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复兴"。一方面,后来被称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应运而生,乔治·卢卡奇(Georg Lukacs)、卡尔·柯尔施(Karl Korsch)和安·葛兰西(A Gramsci)所阐述的一些重要理论,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起源思想;另一方面,以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为主题的各种理论思潮也孕育而出,形成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发展的基本取向。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起源

"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词,常常被用来指称西方和东欧一些与苏联"正统"理论相别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思想倾向。"西方马克思主义"不等同于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但是在深刻的问题意识和广泛的理论触角方面它代表了这一历史时期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最富有特色的探索。"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运动,但是在基本肯定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进步的而不是退化的研究纲领,反对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的思想路线,批评斯大林式的"布尔什维主义",主张向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开放,坚持批判资本主义并且注重从文化、心理和意识形态上而不是从经济基础上展开这种批判等等方面,它显示出一些相近的立场和话语模式。

匈牙利学者、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乔治·卢卡奇、奥地利社会活动家卡尔·柯尔施和意大利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安·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也是它的第一代代表人物。他们的理论探索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比较注重从哲学的高度研究时代提出的理论和社会政治问题,尤为注重讨论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并试图通过这一讨论来回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危机"。

1.卢卡奇的辩证法理论

在社会研究领域,对时代特征的敏锐捕捉是一切理论创新的前提。卢卡奇给自己提出的理论任务是认识"现代",从理论上把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时代特点,总结革命起落的经验教训,探索复兴革命的新战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取得胜利,而在西欧和中欧却陷入低潮。尽管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十分尖锐,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并没有如期实现。革命在相对落后的俄国取得胜利而在相对发达的西欧遭到失败,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卢卡奇理论思考的出发点。

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首先研究的是一个简单而又成为"反复讨论的焦点"的问题: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或者说,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这个问题的另一面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它的哪些论点可以允许"批评"甚至"抛弃",而又不失其为马克思主义?他雄辩地指出:假定最近的研究已经一劳永逸地证明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命题都是错误的,即使这样,一个严肃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将在欣然接受所有这些现代结论的同时,一点儿也不放弃其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这种正统性"不是对这个或那个命题的'信奉'也不是对'圣书'的解释";与此相反,"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指的只是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只要坚守住这一方法,无论放弃多少马克思的个别命题,都不失为马克思主义的"正宗"。

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是一种"革命"的辩证法。卢卡奇认为,这个定义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对于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来说还非常关键,因为它涉及到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这一重大问题。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含义,不仅包括"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而且还必须从理论本身以及理论掌握群众的方法这两方面来理解,否则理论(辩证法)就不能转变为"革命的手段"。卢卡奇在讨论方法时提出了一个基本原则:"我们必须从方法以及它与其对象的关系中,抽象出理论的实际本质来。如果不是这样做,'掌握群众'将变成一句空话。群众就会被完全不同的势力所控制,从而去寻求完全不同的目标。如果那样,理论和群众的活动之间就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只有当意识和实在处于马克思所提及的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而现实又力求趋向于思想的条件下,理论和实践才能达到统一;只有当出现一个阶级要维护自己的权利就必须认识社会这样的历史局面时,只有当一个阶级认识其自身就意味着认识整个社会、从而既成为认识的主体又成为认识的客体时,而且只有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时,理论和实践才会统一,理论的革命功能的前提才成为可能。这种现实的可能性,随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而出现了。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