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1)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战国青铜量器最著名的是秦国商鞅变法时制作的标准量器方升。长方形,一端有柄。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器身左侧刻铭文32字:“(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壹为升。“即以161/5立方寸的容积为一升。说明此时已经运用了“以度审容“的方法,反映了战国时期在数学运算和器械制造方面达到的高度水平。经计算,立方厘米。底部后来加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说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就是以商鞅方升作为标准的。此外,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山东胶县灵山卫出土了三件战国时期齐国的青铜量器:子禾子(田和)釜、陈纯釜、左关[釒和]〔he合〕。子禾子釜经实测容积为20460毫升,毫升。子禾子釜腹部表面还刻有铭文90余字,说明左关釜以仓廪之釜为标准,如关人舞弊,应予制止或处以刑罚,表明当时对量器已有校量与管理制度。

战国时期的青铜衡器有铜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环形权。例如1954年长沙左家公山15号墓出土的楚国天平与铜环权。天平为木杆(衡),扁平条形,长27厘米。正中钻一孔,孔内穿丝线作为提钮。厘米处各钻一孔,内穿丝线以系铜盘。铜盘直径四厘米。铜环权一套共计九枚,分别为半斤、四两、二两、一两、12铢〔zhu朱〕、六铢、三铢、二铢、一铢。据半斤权重125克推算,当时楚国一斤重为250克。这种天平和铜环权大概是用来称量楚国的黄金货币(郢称等)使用的衡器。一种是半球形权(少数呈瓜棱形等),顶端有鼻钮。例如1964年西安阿房宫遗址出土的战国时期秦国的高奴权,上面铸有铭文16字:“三年,漆工巸(熙)、丞诎〔qu屈〕造,工隶臣牟。禾石,高奴。“此外,并加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秦二世元年诏书及“高奴石“三字。高奴在今陕西延川县境。厘米,厘米,重30750克。克。此种形制的秦权,也有用铁铸造的,上面往往镶嵌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的铜诏版,建国以来在山东文登、内蒙古敖汉旗老虎山、山西左云等地均有出土。

第五节 铜镜、带钩与铜灯的普遍应用

在古代,最初人们是用陶盆盛水以鉴容,因此,盆又称为鉴。进入青铜时代以后,开始用青铜来制作镜子。多为圆形,正面微凸,光洁明亮,用以鉴容。背面中间有钮,用以系绳悬挂。周围铸有纹饰,富有艺术性。在中原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铜镜是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四面商代晚期的铜镜。圆形,有的背面铸有叶脉纹、连珠纹等纹饰,中央有半环形钮,制作粗糙。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铜镜发现也很少,说明在青铜礼器发达的时期,青铜生活日用品的生产是不发达的。

到了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中期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最终确立,青铜礼器衰落了,而铜镜等日常生活使用的青铜器的生产大为发展起来,并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例如在湖南长沙发掘的战国时期的楚墓,约四分之一都随葬有铜镜。楚国的铜镜主要有山字纹镜、蟠螭纹镜、四兽纹镜等;往往以细密的羽状纹作为地纹,含锡较高,制作十分精致。河南洛阳金村出土的铜镜可以作为中原地区的代表,工艺十分精湛,有金银错镜、镶玉嵌琉璃镜、镜面与镜背分别用含锡量不同的青铜制成的复合镜等。此外还有武士骑马持剑与野兽搏斗的狩猎纹镜等,表现社会现实生活,十分生动。

秦汉以后,铜镜继续发展,出现了铸有铭文的铜镜,尤其是透光镜(即当光线照射到铜镜正面时,能反射出镜背面纹饰的大致图像)的出现,反映了制镜工艺的高度水平。隋唐时期铜镜制作工艺达到了高峰,如瑞兽葡萄镜、月宫镜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明清时期玻璃镜开始流行,取代了铜镜,成为主要的鉴容用器。

在日常生活用品中,铜带钩也在战国时期得到了普遍的使用。铜带钩是革带(腰带)上的带釦(扣),一般为琵琶形。前端较细,作成钩首,多呈兽首形。钩身微曲。后端粗圆,背面有圆钮。钩首与圆钮分别扣入革带两端的孔中,用以束腰。考古发现,中原地区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铜带钩,时代早于周边地区的发现,说明带钩首先是中原地区发明的,而不是北方鲜卑族的创制。战国时期的带钩以铜带钩为主,此外,还有金带钩、银带钩、铁带钩与玉带钩等,有的制作非常精致,不仅实用,而且是精美的装饰品。例如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的包金嵌玉银带钩,厘米,呈琵琶形,底为银托,面为包金的浮雕兽首,上面嵌有三个白玉玦,两端的玉玦中心又各嵌有一颗料珠,钩首用白玉制成,十分精美,代表着战国时期工艺技巧的高度水平。秦汉时期带钩广为流行。魏晋南北朝时带钩衰落,被铰具(带扣)所代替。

在日用品中,青铜灯在战国时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内盛油脂或蜡烛,点燃用以照明。其形状多仿陶豆,但战国时期也出现了许多造型复杂生动的精品。例如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十五连盏树形灯、银首人形灯等。其中银首人形灯,厘米。中间是一个站立的身着长袍的男子,头系银质,两眼嵌宝石,面部表情愉悦恬静。右手握一条螭龙,螭龙口衔一个高高的灯柱,柱顶为灯盘。灯柱上又有螭龙蟠绕,并有一只猴子在攀援。左手亦握住一条螭龙,螭口托住另一个矮灯的灯盘。造型生动,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战国时期除铜灯以外,还有陶灯与玉灯等。秦汉时期青铜灯更为盛行,著名的有河北满城西汉窦绾墓出土的长信宫灯等。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