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① 李鸿章:《皇清诰授光禄大夫、赠太傅、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一等毅勇侯曾文正公神道碑》,《曾 国藩年谱》附荣哀录,神道碑,第 91 页。

② 黎庶昌:《曾文正公年谱》,第 11 页。

③ 李鸿章:《禀母》,《李鸿章尺牍》,第 17—18 页。

科同年有不少是曾门弟子,鸿章感叹道:“诸好友均高中,曾夫子门下可谓 盛矣。”④曾国藩在丁未科进士中,对李鸿章、郭嵩焘、帅远 、陈鼐四人

非常器重。他致函李瀚章说:“丁未馆选后,仆以少荃及筠仙、帅逸斋、陈 作梅四人皆伟器,私目为丁未四君子。”①

鸿章春闱告捷,文安欣喜若狂。1846 年因鸿章袒父殿华去世, 文安丁 优守制,从京城返回家乡,不久入浙江学政赵光幕。喜讯传来,文安喜而赋 诗:

年少许交天下士,书香聊慰阿翁期。 天恩高厚臣家渥,不愧科名要慎思。② 文安看到丁未会墨后,对鸿章“首艺入选”所表现出来的才华,颇感自

豪,并击节赞赏: 少年气象自峥嵘,翘秀居然荷匠成。 老辈传衣原特识,儒生报国在和声。 品题尤重师庭誉,文字先邀海内名。

盛世辟门资拜献,要恩什帛有殊荣。③

翌年,文安服丧期满,重返北京,从此约有 5 年光景,文安与鸿章同在 京城做官。1850 年庶吉士散馆,鸿章以成绩优异而改授翰林院编修。他在《禀

母》函中说:“挂榜之日,男托大人洪福,名列二院编修。男出辞馆席,承 何公(仲高)至诚款留。故席虽辞,仍安身幕府。现已入院视事。”④中进士、

做翰林,是鸿章“少年科第”的顶峰,在仕途上“一路扶摇”⑤的起点。翰林 院是朝廷储备人材之地,掌管朝廷制浩、文史修撰一类工作。“翰林官七品,

甚卑,然为天子文学侍从,故仪制同于大臣。”按清制只有翰林出身的大臣, 才能人阁为大学士,死后乃得溢文。“故论者终以翰林为清品云”①。从 1851

年起,鸿章累充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

做翰林、纂修等,比较清闲,又能接触宫内藏书。鸿章利用职务之便, 潜心经史,曾写成《通鉴》一书②,并以亲身体会谆谆教导兄弟、子侄。

朱子家训内有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兄意亦然。?? 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③。

(考试)得失常事,不足虑,总以发愤读书为主。史宜日日看,不可间 断。读经先穷一经,一经通后,再治他经, 不可兼营并骛,一无所得。侄能

听余言,毋论考试之得失, 他日必能成一“有用之人。④

鸿章不仅著意经史,而且喜好艺文。他认为“文墨能定人生夭寿”,关 乎人的寿命长短。“盖长于新奇藻丽,短于含蓄雍容,以之取科第则有余,

④ 李鸿章:《禀母》,《李鸿章尺牍》,第 14—15 页。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