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一步了解了清廷核心人物的心态及其对淮军和曾国藩的意向。他致函丁宝桢 说:“内意虑左帅难了西事,欲留敝军以作后劲”③。他通报曾国藩说:“侧

闻天语,留待撤军议定再行北上。枢廷自恭邸以次,皆属鸿章赴金陵劝驾, 并商筹善后各事。??内意必欲吾师坐镇畿疆,入都后必有不可中止之势,

望预为筹备。”④从这些信件中可以看出,清廷决意让曾国藩议定撤军事宜, 然后移督直隶,并令李鸿章保留部分淮军,以备“助左平回”。11 月 1 日李

鸿章出京南下,沿途照料各营,直至 12 月 9 日始抵南京,曾国藩亲自出城迎 接。李鸿章与曾国藩、马新贻会筹淮军撤留事宜,决定裁遣马步 50 营,藉以

缓解清廷疑忌:并以“中原甫定,南北尚有伏莽,百战劲旅必须酌留镇压”① 为由,奏请保留 75 营,其中铭军 20 余营留防直鲁交界,以备曾国藩履任后

调遣,庆、勋两军 20 余营驻防江苏,交马新贻调遣;自带郭松林武毅军、周 盛传盛军和亲军枪炮队等 19 营赴鄂,以资钤制。后因潘鼎新回任山东藩司,

留鼎军 7 营分防鲁境。经过“剿捻”战役,淮军防区从江苏一省而扩展至苏、 鄂、直、鲁四省。直、鲁为畿辅重地,苏、鄂为财富之区。淮军酌留精锐 3

万,并获得优厚地理条件,从而为李鸿章淮系政治势力的膨胀奠定了基础。

① 李鸿章:《复马谷山制军》,《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 8,第 51 页。

② 李鸿章:《复郭筠仙中丞》,《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 9,第 5 页。

③ 李鸿章:《复丁稚璜宫保》,《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 8,第 53 页。

④ 李鸿章:《复曾相》,《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 8,第 53,54 页。

① 李鸿章:《复吴仲仙制军》,《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 8,第 56 页。

南京会商之后,曾国藩启程北上,就任直督;李鸿章始则返乡省亲,继 而于 1869 年 2 月抵达武昌,接任湖广总督。起初他因“诸务生疏”,“尘牍

山积,殊形竭蹶”,甚至无暇给“四方旧好”“一通尺素”。后来他更为淮 军的衰败而焦虑不安。刘铭传、潘鼎新、郭松林及其所部,是淮军的主力。

李鸿章说:“吾军惟三君为大枝,诸将以三君为最大且老也”。②然而除郭松 林外,刘、潘二人却相继辞官,刘氏拒赴直隶提督之任,潘氏不愿奉旨赴左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