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② 李鸿章:《复院幕陈雨樵》,《李文忠公尺牍》,第 29 册。

③ 孙宝諠,《日益斋日记》,《梁任公年谱长编》(台湾版),上册,第 100—101 页。

④ 《康南海自编年谱》,《戊戌变法》,第 4 册,第 151 页。

① 《大学士李鸿章等折》,《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 175 页。

②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戊戌变法》,第 1 册,第 485 页。

③ 《杰士上书汇录》,卷 1。

① 胡思敬:《戊戌履霜录》,《戊戌变法》,第 1 册,第 385 页。

后两党斗争的焦点。军机大臣和总署大臣在复奏中,用偷梁换柱的所谓“变 通办法”,否定了设立制度局的主张。当时军机处领班大臣是礼亲王世铎,

总理衙门总领大臣是庆亲王奕劻,总理衙门和军机处对于制度局问题的复 奏,是由奕劻和世铎分别领衔的,主要反映了他们俩人及其后台慈禧的意图。

但是,他们的复奏是军机大臣和总理衙门大臣会议的结果,而李鸿章时为总 理衙门大臣,理应参与讨论,目前尚未发现李鸿章缺席或同世铎、奕劻发生

争执的记载。李鸿章在自己的奏疏里或与朋僚交谈和通信中,也均未涉及此 事。这似乎表明李鸿章在设立制度局的问题上,由于深知事关帝后、新旧的

权力再分配,尖锐复杂,动辄得咎,因而徬徨瞻顾,沉默不语。

李鸿章长期混迹官场,老成持重。当康有为向光绪称颂来华活动的伊藤 博文“为亚洲异才,请厚饩之,留备顾问”时,伊藤却在私下对李鸿章说:

“治弱国如修坏室,一任三五喜事之徒,运以重椎,絙以巨索,邪许一声, 压其至矣。”李鸿章深以为然,说“侯言良是”②。李鸿章与伊藤的唱和,证

明他们一致认为维新派缺乏阅历,操之过蹙,失于急激,后果堪虑。后来, 李鸿章就更明确地把维新派的失败,归咎于“变法太急,用人不当”。

李鸿章在慈禧准备并发动政变时,既“未预机要”,又设法关照“新党”。 听说直隶八股士人阴谋刺杀康有为,李鸿章的亲信幕僚于式枚就劝康有为“养

壮上,住深室,简出游以避之”。康有为奉命出京,李鸿章“则遣人慰行”。 慈禧训政,首先发难的是杨崇伊。杨虽系李鸿章的亲家,但他此举却并非出

于李之授意。9 月 21 日,慈禧宣布重新训政,幽禁光绪,下令捉拿康有为。 事前康有为秘密离京,乘英国船逃往香港,梁启超到日本公使馆避难,后在

日本人掩护下径赴日本。9 月 28 日慈禧下令杀害康广仁、杨深秀、谭嗣同、 林旭、杨锐、刘光第,史称“戍戌六君子”。在此前后,慈禧废除了光绪在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