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光阴荏苒,不觉一月有余,大都督府里却消息杳无。李白去了几次,只见警卫森严,侯门似海,别说长史大人无缘再见,就连府中佐吏也难见上了。

李白本想即返故里,但一转念又去了千里以外的渝州。

正如益州是古时的蜀国,渝州则是古时的巴国。渝州州治巴县是座山城,耸峙在长江和嘉陵江交汇的地方,虽然是个水码头,却远不如成都繁荣。但一位大名鼎鼎的文坛前辈正在渝州刺史任上,这就是李邕。

唐代士人家家案头,必有一部李善所注的《昭明文选》。“文选烂,秀才半。”这是当时人们的口头禅。李邕就是李善之子。其人不仅家学渊源,而且有出蓝之誉;不仅学识不凡,而且仗义疏财,广交天下士人。李白不远千里,正是奔他而来。

一到渝州山城,李白便去刺史衙门请求谒见李邕,照例上书,行卷。并将他沿途写的一些学习民间歌谣的新作,置于卷首。满以为他的得意之作必蒙李邕赏识。在所上书中,自然把他的济苍生、安社谡的壮志宏愿,大谈了一通。然后在旅舍中等候佳音。谁知过了十天尚无消息,只好再次“温卷”。又过了几天,却只见到一个小吏。

原来,李邕最擅长的是碑版文字,辞赋也称当行,但很少写诗,对俗歌俚曲尤其不屑一顾。他一展开李白的“行卷”,看到置于卷首的《巴女词》:“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便倒了胃口,竟推过一边,赶写他的皇皇大文《修孔子庙堂碑》去了。及至李白“温卷”,他才想起此事来,怎奈碑文正写在兴头上,便将李白的事交给一个姓宇文的小吏去办。仓促间吩咐道:“下里巴人之曲,桑间濮上之音,怎能登大雅之堂?还说什么济苍生、安社稷?但念他不远千里而来,好歹打发他一些盘费,让他去吧。”一边说着,一边从曲阜孔庙刚送来的润笔酬金中取出少许,连同李白的“行卷”交给了宇文。

宇文倒是热情地接待了李白,他对李白的俗歌俚曲很感兴趣,对李邕的迂腐之见不以然。但对前者爱莫能助,对后者又不敢违抗,只好委委婉婉把李白安慰了一番。除李邕所送程仪外,他自己又送了李白一个纪念品——渝州特产桃竹书筒。

李白接受了宇文所送的纪念品,并赠诗一首,诗曰:

桃竹书简绮绣文,良工巧妙称绝群。

灵心园映三江月,采质叠成五色云。

中藏宝诀峨眉去,千里提携长忆君。

李白拒绝了李邕所送的程仪,也赠诗一首,诗曰: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