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此书开始用北寿山的口气说,我虽小山,无名无德,但也能“攒霞吸雨,隐居灵仙”;也能“产隋侯之珠,蓄卞氏之宝”。泰山虽大而有名,但一经封禅,劳民伤财,连草木石头也遭殃,也不见得可贵。继而又用北寿山的口气说,天不秘宝,地不藏珍,贤才不出,乃是王德不广,我有什么罪呢?逸人李白从峨眉山来到我这里,我让他饱享自然之美,永葆青春,有什么不好呢?他虽然身居山中,并未忘掉他的素志,仍然一心想着:“申管宴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由此可见,我北寿山并非秘宝之区,乃是养贤之域。

李白借北寿山的嘴,把自己的平生之志和暂时隐居山中的原因表白了一番以后,很想把李长史和许大郎对他不怀好意告诉孟少府。但又不便直书其事,只好仍然借北寿山的嘴说话:虽然有‘山精木魅,雄虺猛兽’,我也把它们赶得远远的,不让它们来干扰和伤害李白;我又使清风为他扫地,请明月来和他作伴。让他得以专心一意地完成他的“万卷书”的学业,为他日后的“冲天飞”作好准备。我北寿山养贤之心,可算得够诚恳了。孟少府啊,你错怪我北寿山了,也错怪李白了。

那李长史在李白心目中就是一头“猛兽”,那许大郎在李白心目中就是一条“雄虺”,还有一些在暗处作崇的小人在李白心目中就是“山精木魅”。

李白在安陆接二连三遭人暗算,心中焉能不气?想到自己年届“而立”还在寄人篱下,心中何尝不急?因此他在《答孟少府移文书》之后,接着便致书裴长史。

他在《上裴长史书》中,历述平生,表白心迹。他想最后再试一试,如果还是给他吃闭门羹,他就上京师长安去:“天子既然一再下求士之诏,又特令草泽有文武高才可诣阙自举,以我李白管、乐之志,杨、马之才,还能无路可走么?安州没有我走的路,长安还能没有我走的路么?小小都督府对我闭门不纳,何必介怀?长安的城门大开着哩!王公大臣的府门大开着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此其时矣!”于是李白写下了《上裴长史书》的最后一段:

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开心颜,终乎前恩,再辱英盼。白必能使精诚洞天,长虹贯日,直度易水,不以为寒。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逐之长途。白即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