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1)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第二节在慈母的抚爱下

显然,母亲并没有辜负“送子娘娘”对她的托付,她本来对这个世界就倾注了热烈的爱,对她自己亲生的几个孩子的爱更是无法形容;而对于尧棠,则就更加爱逾珍宝。李家的长房住在公馆里的右上房,祖父李镛住的是左上房。尧棠就在这里经常被长辈和下人们怀抱着,从一个人手里传递到另一个人手里,被爱抚着,因为他当时最小,最受宠爱。他的大哥尧枚比他大七岁,他的另一个哥哥尧林比他大一岁,但他称这个哥哥为三哥,因为那时他的二叔也生了个男孩,比他大两岁,李家是大家庭,按着大排行的规矩,这样,尧林就是老三了。当尧棠自己会走路,虽然总还有大人带领着,但他就再也受不住大人过分的约束,欢喜跟着哥哥、姐姐们去各个屋子串门,特别欢喜穿过大厅和花厅,来到公馆右边的花园里,看重重叠叠的假山,看红红绿绿的花草,看飞来飞去的空中小鸟,和使池塘水面上出现明亮珠子的太阳。可惜的是在他四岁那一年,他不小心跌进了水池里,这事被祖父知道了,立即命人把水池填平。从此,这个花园就再也没有池塘了。

1909年,清朝宣统皇帝接位,尧棠的父亲李道河好不容易获得官府通知,可以到广元当知县。广元在嘉陵江上游,四川省的北边,靠近陕西省,离成都有四百多里路程,是个偏僻的山区,土地贫瘠,人民生活困苦,对做官的来说,并不是个肥缺。但李道河正在青壮年,血气方刚,觉得有个知县位置,总比闲在大家庭中强,这就鼓起劲头,带着自己家七口人,加上一直服侍妻子的袁嫂,和日常带领尧棠、尧林玩的杨嫂,以及小丫头香儿,老书僮贾福等一行,浩浩荡荡上路。当时从成都到广元,既无铁路,又无公路,只有靠乘船和坐轿。尧棠的母亲生过六个孩子,身体原不很好,这时偏巧又有身孕,沿途照料丈夫和孩子,辛劳是很难用三言两语形容的。五岁的尧棠,对这次旅途生活,却感觉到又新鲜又快活,他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高的山,那么宽阔的河面,那么多的树木。大概经过二十多天的路程,全家才到达了广元县城。

他们一家住进衙门里。那地方比成都老家还大。进去便是一块很大的空地,两面是监牢,零零落落关着一些犯人。接着便是尧棠父亲审判犯人的大堂,然后是二堂、三堂、四堂,还有草地和桑林,以及养鸡放鸭的地方,算起来总共有六、七进。他们住在三堂,和在成都时一样,尧棠和母亲仍睡在一张床上。虽然不久他的第一个妹妹乳名广麐的李琼如出生了,这个妹妹就是至今健在的九姑,巴金同志家里和善可亲的“九姑”。但母亲还是和他睡在一起。每天一早醒来,他就看到母亲圆圆胖胖的脸,总是带着微笑,爱抚着他。从那个时候开始,他跟着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到二堂旁边的书房上学,教书的是一位三十多岁年纪的刘先生,人很和善,从不责备他。他先教尧林、尧棠识方块字,后让他们读《三字经》,然后再读《百家姓》和《千字文》。刘先生还能按照书本画出各种人物、山水、花草和房屋。他在孩子们心中是个本领很大的人。他给大哥、二姐、三姐都规定了放学的时间,唯有尧林、尧棠例外,可以早些回家。下午放了学,尧棠总和三哥尧林由丫头香儿带着到四堂后面的草地上去玩。有时他们在桑树上采桑果吃,更多的时候是给公鸡和母鸡起名字,替鸡群排队,做各种游戏。有时看鸡斗,他恨凶狠的霸者,同情受欺压的弱者。有一天,他发现他心爱的大花鸡没有了,香儿说:“该是太太叫厨房里的何师傅抓去杀了!”尧棠就奔到母亲那边,恳求她不要杀

那只鸡,母亲微笑说:“那就叫他们换一只吧。”尧棠说:“这些鸡全是我欢喜的,你就不要杀它们吧。”母亲说:“那不行,是你爹爹吩咐了的。你快到厨房去看一下吧,迟了,那大花鸡便完了。”他又急忙跑到厨房里,果然,何师傅已在揩沾满了鲜血的刀,那只大花鸡已睏倒在血地里,扑着翅膀咽气了。他大哭着,回到母亲的怀抱里,母亲虽然笑着,喊他“痴儿”,但她并没有责备他,只抚摩着他的头发,给他安慰。到了吃晚饭的时候,饭桌上端来了一盘鸡肴,别人吃得津律有味,而他却无法下筷。他痴痴地想着:“为什么做了鸡,就得被人杀着吃呢?”

那时节,一到晚上,母亲还给孩子们各人一本用白纸订成的小本子,她每天在这些小本子上,用娟秀的笔迹,端正地抄上一首词,那是按着《白香词谱》的顺序抄录下来的。她柔声地读着这些词句,并为孩子们讲解,让孩子们从幼小的年龄起,就接触到文学和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走向艺术的殿堂。尧棠顺应着母亲的吩咐,按日背熟一首词,他当然未必能完全理解这些词的意义,和作者的心情,但他从来不曾因为母亲这样的引导感到痛苦,他总是觉得在母亲身边读诗背词,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