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1/1)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机去追击了!“不久,空袭警报解除,他们与那瓦房主人道了别,随着别的乘客从四面八方跑了回来,重新上车,互相叙述一个钟头里各人看到的景象。直到下午3时许,才到达长沙站。只见月台上一阵动乱,一群候车的乘客纷纷拥上车来,把车厢塞得满满的。巴金从窗口望出去,看到一座高楼只剩下一个空架子,听人说这本是长沙著名的六国饭店,最近被敌机炸毁,当时有两对青年男女正在这里举行婚札。炸弹投下来后,一对新婚夫妇男的死了,另一对则死了新娘。情景十分悲惨。这些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巴金都一一把它们记在自己心里,以致半个世纪以后回想起来还好像历历在目。

隔一日,列车终于安全地到达了武昌。在蛇山上巴金看到了战壕,马路上有人成群结队地在唱保卫大武汉的歌曲。然后他们三人又到轮埠搭船往汉口去。在汉口,巴金住了半个多月,会见了很多老朋友,他们在这里都工作得很好,许多人精神振奋,相信抗战一定能够胜利。这些朋友的心态,与汉口马路上的景象是完全一致的,在这里马路上不少地方都扎起了铁丝网,有些界区还装上了铁门,江边也沿着江堤筑起了工事,战时戒备的气氛是这样浓厚,但是人们却很镇定,看不出有些什么恐慌的情绪。朋友们一到晚上就络绎不绝地来到旋宫饭店看巴金。这里有胡愈之,也有王鲁彦……他们好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计划,中心就是保卫大武汉。巴金在这里一点也不感觉到寂寞,他在这里好像到了自己的家,因为他在这里朋友太多了,这些朋友在这几天好像也把巴金的住处当作自己会亲聚朋的场所。巴金曾经写信给上海朋友,说他在汉口半个月中自己的生活:“我没有一刻不是和三个以上的朋友在一起。在睡觉的时候这个房间里也有五六个人。一张不够长的长沙发使我的颈项睡得麻木了。但是五六小时的睡眠并不曾使我们中间任何人感到疲乏。在这里我们过的是兴奋的日子。”

患难中,到处都有知心的朋友。那个时期,确实使人难忘啊!

第三节颠沛流离的日子

巴金和萧珊从汉口回到广州,已是1938年9月底。到了10月初,整个战局形势已有很大变化。当时日军已开始进攻广东。它们从大亚湾登陆后,由于中国军队事先没有作很好的准备,日军入侵几乎是长驱直入。可是广州市人民不了解真相,还是斗志昂扬,在10月10日“国庆节”晚上举行的火炬游行,八万名壮丁从河南宣誓以后,列队向汉民路进行,经过海珠桥,一路上火炬在黑暗中闪动,不但参加游行的壮丁精神抖擞,连夹道观礼的群众也都信心百倍,非常感动,认为广州至少还可以坚守几个月。

那个晚上,巴金也在哥伦布咖啡店二楼,和几个朋友一起,看了游行队伍在店门前通过。当时广州为了战时节电,晚上在9点钟以前都没有电灯。

咖啡店里只有黝暗的烛光。游行队伍远去了,他从咖啡店里出来,从惠福东路到惠福西路,路上一片漆黑,两旁浓密的树林更把夜装饰得更加神秘。可是他的心却仍为刚才看到的火炬队伍而激动,他感到自己的心也像熊熊的火炬那样在燃烧。此刻虽然游行队伍过去了,而保卫大广东的歌声仍在他的耳边响着,他想,虽然广州现在处在敌人包围之中,但人们团结一致的力量是无穷的,抗战终必胜利。刚才在咖啡店里看到的情景已与过去不同。他去汉口以前,咖啡店总有不少浓妆艳抹的妇女,现在却很少见到或者说已完全没有了,眼前大都是穿军装的青年,有些本来不是军人现在也穿起军装来,甚至有的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教授也全副武装,准备参加保卫广州。他回到家里已经10点钟了,这时电厂已经发电,他可以扭亮电灯工作了,他把案头上放着的稿子校样读了一遍,想着一个星期以前他编好的《烽火》与《文丛》两个刊物的稿件,至今还搁在印刷局里,不曾印出来。心里有点遗憾,原因是印刷工人已有一部分撤退,书店也在开始迁移,不知今后日常工作怎样维持下去?继而一想,这些还是小事,值得忧虑的是在这个城市还有几十万人民,似乎目前战局对他们毫无影响,因此他们照常上班,也不想作什么应变准备,更不考虑逃难。有的人还正在打算参加巷战,与入侵之敌进行肉搏战。这些现象又应该怎么看法呢?他有点迷茫。

隔了几天,他接到《救亡日报》总编辑夏衍给他一封信,向他详细地陈述了目前战局的真情。《救亡日报》在八。一三沪战开始时创刊,同年11月中国军队西撤后迁到广州长寿路(即现在的曙光路)办公,1938年1月复刊。报刊每晚请当地的《国华报》印刷厂代为排印。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