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大屏幕上出现修路前的破败衰颓景象,和修路后一家家整齐的小楼。还有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孩子,好奇地挤在镜头前面。
接着一个稚气的少女对着镜头说:谢谢修路的好心人,我们能去县城读书了,我是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
开始比较难,后来我们也就一直坚持做下去了。到今天为止,统计了一下,我们修得这些长长短短的路,合计也有一万公里了,这是我们今天站在这里的原因。
台下掌声雷动。发言的姑娘也泪花闪烁:没有老师资助的昨天,就没有我们去助人的今天。不怕大家见笑,那年高考结束后,我就去了咱们郊区的工厂打工,还是个很熟练的缝纫工人呢,哪能想像我也能当个建筑师?我们几个人也得过几个业界的奖,很凑巧,其中有两个都是冯老师得过的,我们就盼着有机会把这个奖杯带来,给老师也看一看,让老师也高兴高兴。
台下一个大眼睛小男孩一身西装,带点吃力地抱着几个奖杯,到了轮椅处一古脑放在冯老师膝盖上,韩晓云忙捧起来,怕压坏病人。冯老师看了看奖杯,倒是看小男孩更多些,伸手摸摸他的头:长大想做什么呀?
建筑师!就像我妈妈那样,给人盖房子,修路,让他们有房子住,有路可以走。
冯老师连说了几个好,对他竖起大拇指。小男孩笑了,也竖起大拇指,跟冯老师的大拇指轻轻贴了一下:点赞!
台上还有被资助的建院学生在设计大赛中获奖的,有创业有成,捐款回馈基金会的,有下乡支教,和孩子们画了许多给冯老师的画,有一位迷恋无人机摄影,成为直播旅游博主的最别出心裁,他拍了好些自己在中国各地的行游照片,每张照片都有基金会的小旗帜出镜。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