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任重道远(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好!”

梁海生一拍手,欣赏道:“这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冲劲和勇气,我看好你!”

其他人哈哈大笑,这可是难得一遇的学习机会,故宫已经是最高平台,每年都聚集各路高手,在一起共同研究手艺,对于匠人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盛会。

梁海生看似轻描淡写,好像参加很容易的样子,其实不然!

有资格参加的都是圈里知名高手,各个领域的绝对精英,平均年龄超过四十岁。毕竟手艺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任何一门工艺,没有二十年以上的刻苦努力,很难有所成就。

要不是鲁善工这段时间的确大出风头,得到很多资深行家的交口称赞,不光是琉璃厂,还有纪家和丁老,现在连耿宝昌都对其刮目相看,这让梁海生十分期待。

如果对方真能修复天字罐,重新配上盖子,那今年就破例给资格邀请善工堂进故宫,上皇榜,正式加入修复国宝的行列。

高手在民间,可毕竟很多人喜欢自由自在,一旦进入体制内,很多条条框框,匠人大多不善言谈,专注于手艺和作品,所以更喜欢自己单干。

国内也就是几个顶级博物馆有资格招贤纳士,用国宝重器吸引高手前来研究,讨论工艺,群策群力,共同提高。

不光是修复,鉴定也有专家团,一件国宝可不是某个人一拍桌子就能说了算。需要最少七八个专家全部通过,没有任何异议才能最终确定下来。还要上报领导,层层审批,要知道一级文物寥寥无几,每件都是镇馆之宝。

“海生啊,你在故宫快四十年了吧?”

梁海生看着耿宝昌,笑道:“今年是三十九个年头,老了,半辈子都在宫里生活,已经离不开喽!”

几个人坐下喝茶聊天,鲁善工慢慢才知道景仁殿,也就是当年康熙的出生地,现在是捐献馆。从1939年到2017,共有682人向故宫捐献33400多件文物,每个数字都是梁家三代一个个数出来的。

“前两天去中原,参加何刚的追悼会,您老还记得那个朴实的农民兄弟吗?”

耿宝昌叹口气,无奈道:“当然记得,我让人也去问候过,当年他从自家院子里挖出一缸银器,找到咱们要全部捐给故宫。经鉴定,银器共19件,均为元代酒具,正好弥补故宫馆藏元代银器的空白。”

“故宫给他颁发捐献证书,还有8000元奖金及1000元路费。农民兄弟死活不要,说这原本就是国家的东西,肯定要还给人民!”

“是啊,都说收藏是文人雅士的爱好,1984年从我进入文物处工作之后,故宫接受的每件捐赠之物都要经过我的手。”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