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节(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李成梁一看,好啊,来了几个不怕死的,直接下令就把这些人斩首,并且取下了他们的头颅,直接呈给兵部,说自己在长定保这个地方取得了一次不小的胜利。朝廷一听,好事啊!赶紧就拟了个折子,给李成梁涨工资、升职,一番折腾之后,李成梁高兴了。

张居正在一旁看得清楚,觉得事情绝对不会这样简单,他听说这群鞑靼部落的人,竟然是赶着牛羊来“打仗“的,这也太奇怪了,于是又是一番调查,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不过这一次,张居正并没有像上一次那样不给李成梁留面子,一方面是因为万历皇帝的嘉奖已经颁布出来了,不能朝令夕改,这样有损于皇家的声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对李成梁的控制方法就是一拉一收,所以这件事情他只是小小的告诫了李成梁一下。

张居正在用人方面的能力,绝对称得上是一流的,对于不同的能臣将领,他用不同的方法收服,再加以控制,让他们为自己的万历新政提供方便,这不是每一个改革者都能做到的,想那王安石就是因为用人不当而导致了变法失败,张居正却能做到知人善用,这不能不说是他的成功之处。

经过了几年时间的改革,可以说万历新政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到了万历八年的时候,全国范围清算出了将近三百万顷良田。或许很多读者对于土地单位没有概念,那就简单地说,清算出了半个荷兰,而它所产出的粮食可以养活整个欧洲。在万历新政之后,国库每年的赢利就能达到三百万两,最高纪录则是一千多万两,而在万历新政之前,国家则是赤字状态,这可以说是质的飞跃啊。

经过上述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国家的经济状况有了改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在国防上增强了反侵略的能力。当然,张居正倡导改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而是为了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因而,他的变法不可能触动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只能作一些修修补补的改良,挽救不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总趋势。尽管如此,张居正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

毫不夸张地说,万历新政是明朝中期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如果没有万历新政,没有张居正的话,明朝或许等不到满清的建立,也等不到闯王李自成攻打北京,就提前灭亡了,是张居正,以一人之力,将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大明王朝的寿命,往后延长了数十年。

张居正之所以能在危难中果敢地主持新政,其重要的思想是始终不忘记以民为本,因民立政。他的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农民土地的势头,多少缓和了农民的恶劣处境,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减少了地方官吏对农民刻意剥削的机会。从而表现了一个古代文人注重学以致用、从政庇民的高贵质量。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政治家,张居正胸怀大志,思想敏锐,做了他力所能及的事,但历史发展毕竟是一条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张居正改革的成败以及张居正本人,都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但是,随着张居正的过世,轰轰烈烈的万历新政也随之成为了历史中一粒尘埃,成为众多人回想起明朝时候最后的辉煌,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样有效且正确的改革最终却失败了呢?

这其中的缘由非常复杂,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万历皇帝的转变。当初,张居正对万历皇帝管教得太过严格,物极必反,作为老师的张居正,并没有如愿将万历培养成自己改革之路的接班人,反而成为了改革成果的掘墓人,这多少有些讽刺的意味。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