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想想看,前者是流水的土匪,只想着干一票是一票,就算是遭到了反击,也没什么损失;后者则不同,他们惦记的不仅仅是你的银子,还有你的房屋、你的土地,甚至是你的子民、你的老婆。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可同日而语啊!在如此的环境中,“重文轻武“的宋朝能够坚持300多年,这也算是个奇迹了。
谈到这些,绝对不是为了给宋朝签订各种条约找借口,就如同这一小节的标题所写,宋朝在战争中也取得过很多的胜利,要不然那七成的获胜概率是从何而来呢?
宋朝出现过很多个军事奇才,“杨家将“的元老杨业,他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杨继业,在历史上是同一个人。他有个绰号,是辽国人给他起的,叫做“杨无敌“。他原本叫做刘继业,是北汉的将领,后因北汉帝刘继元投降,就成为了宋太宗的部下,改名杨继业(杨业)。抛开他的身家背景,我们单来说说他的战绩:
公元979年的九月,宋朝建立刚刚20年,辽国就已经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孩子“动起了心思。战争就讲究一个时机问题,所以辽国抢先占领了天时。远在汴梁城的宋太宗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辽国军队已经被宋军击退,可是他知道,这件事情还没有完,辽国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乎,派谁去守卫就成了朝廷中的头等大事。
这时候的宋朝已经没有什么骁勇善战的武将了,因为当初已经被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了。眼看着自家的门户被辽军来犯,宋太宗急眼了,想我大宋王朝,不能就这样被辽国欺负了。他坐在金銮宝殿之上,看着站在下面的文武百官,就问:“辽国军队犯我大宋国威,你们哪个能够前去为朕解忧?“
站在大殿之上的多半都是文官,而武官们都没什么地位,站在后面,听到宋太宗这样问,谁都没有站出来,都大眼瞪着小眼看着别人。
唉,估计宋太宗当时心里也是长叹一口气吧。他环视四周,在每个武将的脸上停留了一会儿,突然间他脑海中想到一个人,毫无悬念,这个人就是杨业。用宋太宗本人的话说就是“杨(继)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
说白了,宋太宗看上的是杨业多年在边关的经验,总比用一个毫无战争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人要有保障。史书上记载:
次年三月,潘美自三交口巡抚至代州,适遇辽军南犯雁门(今代县西北),杨业率骑兵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向南,与潘美所部合击,大败辽军,杀辽将萧咄李,俘辽将李重海。
雁门关这个地名,很多人都不陌生,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地,杨业曾多次在这个地方和辽军一试高下。从这个时候起,杨业这个名字就成了辽国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也是在这个时候,杨业有了“杨无敌“这个称号。据说在此之后,辽国的士兵远远地看到“杨“字的军旗,就被吓破了胆,生怕跑得慢就会被杨业给杀死了。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