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汉军的先锋是韩信军团,左翼则为其部将孔熙,右翼是费侯陈贺将军。
刘邦跟在韩信后面进军。刘邦主力的后方是周勃和柴武之部队。
刘邦委托韩信指挥三十万大军。这一点充分显示刘邦器量之大。而欣然接受的韩信,在指挥上当然格外用心。
汉军重重包围垓下。
城内军粮并不丰富。士气甚为低落,逃兵与日俱增。
韩信从会合于垓下的诸军中找出来自楚国的人,让他们教导一般士兵学习楚国地方民谣,组织楚歌合唱团。
这就是有名的“四面楚歌“。
被包围的军队,最期望的是援军来到,其次是希望在突围后有可以逃避的基地。如此,军兵才熬得过在重围之下的艰苦日子。
而他们却听到从敌军阵营里传出自己故乡的歌谣。莫非前来救援的楚国壮丁,全部降服并被纳入汉军?倘若如此,那救援军就绝对不可能来到,而突围也没有可以逃往的基地,楚国领土好像已经全被占领……在这个状况之下,士气日益低落是可以料到的。
韩信就是为此才让士兵合唱楚歌。这样的心理作战是他的拿手好戏。
——背水之阵。
这个有名战法也是韩信的一次心理作战。
韩信未自立之前,曾以汉之大将身份攻打赵,此乃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之事。他使一万士兵背对河流布阵。赵军首脑睹状,大笑其愚。
背水阵为绝地。向阪阵为废军。
这是当时有志于兵法之人必读的《尉缭子·天官篇》中的一段。
《尉缭子》据说由三十一篇构成,有人则持二十四篇之说,然两者皆以《天官篇》为始。也就是说,凡是翻阅此书的人一定会读到这一段。布阵时背水以及面向坡道乃是至愚之举,这是稍涉军事者的必备知识。
而韩信却偏偏做如此不合常理的布阵。之所以如此,理由在于这不是自己训练出来的军队,因此故意采取无法退却的布阵,逼使他们拼死奋战到底。结果,这批士兵果然勇猛奋战,大破赵军。战斗结束后,韩信对幕僚解释:
因为那些都是没有受过训练、临时组编的民间部队,所以只有置之死地,才能逼迫他们,抵死奋战。要是置于生地,他们一定全都逃光吧?
包围垓下时的“四面楚歌“,同样是唯有韩信才会想到的心理作战。
中国民谣中,属于北方的一般以叙事、内容简洁者居多,南方则以抒情、缠绵悱恻者为主。南方楚国之民谣素来极为哀怨,而在这个时候,这些哀怨曲调的效果尤大。屈原所做的楚辞也被改编为民谣。
这韵律极其哀切,拖长的语尾由于是以颤抖之声唱出,所以格外扣人心弦:
即使在锣鼓声中
带我到天上华丽的宫殿
但俯瞰故乡时
我的随从面有戚色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