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第44章
? 凤凰男的内卷(1) ◇
你是凤凰男?好巧,我也是!
这一打岔, 直接让本来有些火药味的氛围和缓了不少。
随后,一个老人的声音响起:“晓梅,你自己好好想想, 到底是你那点自尊心重要, 还是你儿子的前程重要!你真以为随便是个人考到了京市,就能有出息?你也不看看,那隔壁修车店老王的儿子, 考上了海市的大学,不也一样背着一屁股债灰溜溜回来, 现在怎么样?!你别犯糊涂!”
老人的语气听着很是和蔼, 这话听起来也好像很有道理。
顾扶苏深吸一口气, 强行忍住了太阳穴传来的刺痛,看向对面的老人:“太婆,您先家去吧,我跟我妈说说。”
老人一拍大腿:“诶!小苏你自己脑子清醒就行, 别听你妈的!太婆这就回去了, 你想清楚了,就来找我!”
说完,收拾收拾衣服, 起身往外走。
一直等到人走没影了,张晓梅才叹了口气, 原本僵硬得像弓箭一般的身躯总算是松了下来。
“扶苏, 你刚才是怎么了?你也被你太婆的话说动心了?”
张晓梅放开了手,看着自己儿子的眼神里有些探究。
“你以前不是最不喜欢和你太婆家扯上关系了?”
顾扶苏一哂:“妈, 咱先不说太婆的话到底对不对, 但姜家, 您其实也想去看看的不是吗?那是爷爷救过的人, 妈,您一直想去看看那个让爷爷没办法回家的人是什么样的,不是吗?”
儿子的话一下子戳中了张晓梅最不愿意示人的内心,她一下连呼吸都停顿了一般,脸色也有些微微发白。
“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去给你做午饭,你再躺躺……”
张晓梅几乎是逃也似地夺门而出。
顾扶苏半躺在床上,看着她离开,这才有精力梳理一下这次的任务任务。
这次的时间背景有些类似他认知中的九十年代中后期,即便是他如今所在的十八线小县城,许多人家也都生活还算不错。
至少在他们县城来说,摩托车已经不算少见,家家户户男人出去打工的也不少,村里盖了楼房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但顾扶苏和母亲张晓梅的日子却并不算特别好过。
这里就要牵扯到张晓梅的父亲,张洪林,也就是原主的外公了。
二十年前,大家普遍日子不算宽裕,张洪林是当时张家的老二,夹在中间本来就不受重视,为了给自己搏一个出路,张洪林选择了当兵。
这一当兵,就是十几年。
这期间,张洪林每个月寄津贴回老家,也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媳妇生了娃。
所有人都以为,张洪林会是整个张家最有出息的人。
但没想到,张家人再次得到张洪林消息的时候,就被告知,张洪林牺牲了。
带着他的遗物回来的小战士说,张洪林在战场上为了救一位战友,被流弹击中,随后抢救无效去世。
而张洪林救下的那位战友,就是姜广建。
姜广建不是一个没良心的人,他被张洪林救了,也知道报恩。
但他身为一个军人,有任务在身,不能擅离职守,只能拜托战友给张家送来一封信,信里是这样写的:
“洪林是我兄弟,同时也是我的救命恩人,如今他虽遗憾牺牲,但还有我。
以前洪林每个月往家里寄多少钱,我会照常往家里寄!请张叔,张婶就把我当儿子看,我来给叔婶养老,也请洪林的两个孩子就把我当亲叔叔看,我来照顾两个孩子成年,以后洪林的妻子就是我的亲嫂子,洪林的孩子就是我的亲侄子侄女,以后家里有什么困难,也一定记得写信或发电报给我,通信地址我都写在信里……”
这信的内容,可以说是情真意切,安排得很是周到。
也的确如他所说,随着这封信一起来的,还有姜广建夹在信封里的一沓钱。
光看那厚度,就知道不老少。
如果按照这个态势下去,至少张洪林的妻子和儿女都能保障基本生活。
但不是所有人都没私心,至少,张家从上到下,人人都有私心。
这笔钱,人人都心动。
于是,就在那位送遗物和烈士证回来的小战士离开不久,张洪林的妻子就被娘家接走,不久后就改嫁了。
那一年,张洪林的大女儿张晓梅刚刚十八岁,小儿子张晓斌才十三岁。
张家爷爷奶奶惯常重男轻女,他们本来就对二房不算重视,对二房的女儿张晓梅更是没放在心上。
老两口被家里人一撺掇,连张洪林的孝期都没过,就把张晓梅嫁了出去。
说是嫁,也就跟卖出去没什么区别。
张晓梅嫁的人还是她大伯娘介绍的,是镇上纺织厂的工人家庭顾家。
在当时,一个工人身份着实不轻,但偏偏,顾家这个男人年纪虽轻,却已经是个二婚头了。
这事儿一直到张晓梅嫁过去后才知道。
更不幸的是,这个姓顾的第一次婚姻失败,是因为他是个家暴男加妈宝男。
张晓梅原本也不是什么强势的人,刚刚十八岁的小姑娘,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自己又被爷爷奶奶一家抛弃,等于是没了娘家,弟弟又那么小。
她就这么忍气吞声了好几年,一直到她怀上了,这样的折磨才稍微减轻了些,这还是因为婆婆不让儿子动手,怕伤着这个来之不易的孙子了。
因为这个孩子,张晓梅好歹过了十八岁以来少有的安稳日子。
但也许真如老话说的那样,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张晓梅生产完还在坐月子的时候,丈夫就在厂里被压货车压中,整个人都快被压成扁的了,人自然也是没救了。
厂里给顾家赔了点钱算是补偿,这笔钱还被婆婆给拿走了一部分。
还没等张晓梅从命运的巨大转折中清醒过来,娘家就来人了。
来的还是张晓梅的奶奶和弟弟。
这时候,张晓斌刚刚十七岁,张奶奶揣着笑脸,捧着俩红鸡蛋就来到了顾家。
对着张晓梅开口要钱,还一口一个要给张晓斌娶媳妇,张晓梅这个做姐姐的,不得表示表示。
又拿张晓梅孤儿寡母没人管,婆婆又不是个好人,以后还不得靠张晓斌这个做弟弟做舅舅的。
而张晓斌竟然也全程默许的姿态,半点没有羞耻之心。
张晓梅当下就把张奶奶和张晓斌赶出了家门,不仅如此,她一个刚生完孩子没多久的女人,硬是扛着虚弱的身体,把两人堵在门口,扯着嗓门把他们俩做的丑事都给抖落了出来。
这下,张晓梅算是彻底和娘家的人撕破了脸。
张家直接在村里说,以后就当没张晓梅这个孙女,又威胁道:“以后不管张晓梅和她那个小杂种碰到什么事儿,就是饿死了,也别想到家里来讨一口饭吃!”
张晓梅也很有骨气,或许是家暴男丈夫的死彻底点醒了她,明白了靠山靠水不如靠自己这个道理。
她一出了月子,就抱着孩子到镇上去租房子住。
那个年头,他们老家有许多本地商人建厂,多是以轻工业为主,其中,纺织厂和纽扣厂又占了多数。
张晓梅靠着勤劳能干,很快就靠着一个同乡的介绍,进了一家纺织厂打工,从一开始的整理工,慢慢到裁剪工,再到纺织工,张晓梅走了整整十年。
张晓梅也的确聪明,她知道,教育的重要性。
所以,虽然自己没有念过很多书,但自原主开始上学起,就一直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
原主也的确不负母亲的期望,从小到大,即便没有太多的学习资源。
但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得不错,一路顺风顺水上学,高考考上了京市大学。
这绝对是光宗耀祖的一件大事!也直接将张晓斌的儿子张子健考上京市师范大学的风头给盖了过去。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