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节(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明朝初期由于首都在南京,需要运到北方的粮食并不多,主要是供养北部地区将士的军粮,因此多采取海运的方式。自首都迁到北京后,需要从南方调拨的粮食和其他物资实在数量太大,而海运风险大、成本高,远远不能满足,于是,通过京杭大运河的漕运是粮食与其他物资北运的主要方式。朝廷开始对大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扩大从杭州通往北京的漕河运输能力——疏浚会通河,造漕船三千余艘,用于转运;同时在大运河沿岸淮安、徐州、临清、德州和天津五处建置漕粮仓库,即水次仓。

明朝中央政府规定了各省的漕粮份额。浙江:六十三万石;江西:五十七万石;河南:三十八万石;山东:三十七万五千石;湖广:二十五万石;南直隶:一百七十九万四千四百石。也就是说,通过漕运到达京师的粮食总数四百万担左右,南直隶加浙江占了二百四十万担左右,超过了一半。江西、湖广、山东诸省的粮食最终也要经过运河的部分航道进行转运。据此,完全可以说,大运河乃明帝国的国脉。

由于漕运的重要性,管理漕运的官僚机构也位阶趋高并日益膨胀。明朝初期设置京畿都漕运司,以漕运使主之。京师北迁后,置漕运府总兵官。景泰二年(一四五一年)设漕运总督,与漕运总兵一文一武同理漕政。漕府领卫军十二总,十二万七千六百人,运船一万一千七百艘,另遮洋总(海军)七百人,海船三百五十艘,专门负责漕粮运输,称为运军。

正德帝的堂弟嘉靖帝即皇帝位后,京杭大运河对帝国政治、经济的重要性没有丝毫减弱,嘉靖七年(一五二八年),朝廷花了很大的力气疏浚了通惠河,使漕粮能够直接运到东便门下。在此之前,由于通惠河被壅塞,南方运来的粮食只能在通州上岸,并在当地的仓库里储存。储粮地离京师五十多里地,在当时走陆路用骡马运输,效率十分低下。嘉靖帝下决心疏通通惠河还有一个背景——“土木堡之变“后,明帝国对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处于守势,在京郊的通州储存那么多的粮食,很不安全。明代正统十四年(一四四九年),蒙古的也先部入侵,京师闭关,通州漕粮没来得及全部抢运进城,剩下的一把火烧掉以避免资敌。这可是血淋淋的教训。

嘉靖帝并没有学他的荒唐堂兄,找个机会沿运河南下,去视察南方那片花花江山,他在位四十五年,喜欢在深宫炼丹修道。唯一的一次南下,是回到他生长的湖北钟祥(当时已升格为承天府),拜祭生父的显陵,并决定将死于京城的生母蒋太后灵柩南运合葬于湖北。这次他走的是陆路,经过今天的河北、河南进入湖广。

对大明帝国来说,两大工程关系到国运。其一是经济命脉京杭大运河,依靠其输血才能养活北方的朝廷和北疆戍边的将士。其二则是从辽东蜿蜒到西北嘉峪关的长城,这是抵御北部敌人的屏障。这一屏障到底没有阻挡住李自成进城,也没法阻挡清兵的铁骑跨过长城,成为统治中华的新主人。

作为清朝“战利品“的大运河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