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节(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胡伯威先生的书是一个蕴涵丰富思想性的个人实录,多年来我们熟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这样一个充满历史正当性的响亮命题,可是在我们的官修正史或学院修史中,却很少见到普通大众的踪影,看到更多的是一些阐述历史大规律的宏大叙述。今天作者以他个人在北大“右派生成“的具体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北大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横剖面,甚至是更广阔的“五十年代史“的某些重要方面的生动图像,对当今和以后的历史编纂学都是一个贡献和不可或缺的补充。我也注意到在这部独特的个人化的“五十年代史“中,作者对他在反右后的痛苦遭遇着墨很少,他谈得更多的是他在那个火红年代的理想、激情和对国家健康发展的期盼,他真切地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吸取历史的教训,实践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以人为本“的理想,他的全部文字都渗透着对祖国无限的爱。胡伯威的叙述细腻而耐读,读者随他走进一段岁月,看到一个革命青年的理想是如何燃烧,又怎么被极“左“思想所摧残,走向无边的深渊,再到80年代改革开放获得新生,作者不怨不忿,更增添他这本书的感染力,带给读者更多的回味和思考。

2006年3月于香港中文大学

* * *

* 原文标题《“思想“的累与痛—给胡伯威〈青春·北大〉的序》,发表于《博览群书》2006年第5期。

[1]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236、243页。

读毛泽东词《人有病,天知否?》*

1973年,毛泽东已届八十高龄。年初,他亲自部署批判1972年的“右倾回潮“。在这年夏天召开的中共十大上,毛的“文革“理论体系再次被全面肯定。他提拔的王洪文、张春桥等进入中央核心层。在维护“文革“理论体系的前提下,毛也安排邓小平等老干部逐渐复出,形成了一种由毛完全主控的新的权力平衡,环顾神州,四海晏清,毛的所有政治对手都已被铲除。然而他并没有稍稍松弛,中共十大后,毛又开始酝酿批林批孔运动。

毛泽东从容坚定,老而弥坚,却早已步入垂暮之年,心情是沉郁和凝重的,就在毛频频就“批林批孔“运动发出“最新指示“的同时,他也像一般老人那样,对自己过去的诗文重又燃起兴趣,就在这年的冬天,毛捡拾起搁置多时的旧诗文,并对其中的一部分作了新的修改订正。

毛泽东一生写有大量文稿,生前公开出版的只占其中的一部分,未公开发表的原因大致有几个方面:

1.自觉不成熟,或公开出版与当下政治斗争有违的文稿,如毛在60年代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记录;

2.涉及党内上层斗争的机密,公开后会有损现今领导人威信的文稿,如毛在40年代初批判王明路线兼及批评周恩来等的《九篇文章》;

3.毛在部署某些重大政治斗争前夜对若干重要问题进行思考的文稿,如毛在1966年7月8日写给江青的信,以及生前从未公开、写于1966年6月的《七律·有所思》;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