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从东南情形看,士夫—民间的新型互动,或者说“意识形态一致性”,在明末达到了相当充分的程度。平时的重大地方事务及日常矛盾处置,已对此形成很大依赖,而官府乃至朝廷中央的影响反而靠后,甚至有边缘化迹象,有它没它均可。换言之,即便官府不存在,当地社会与民众仍能组织起来,甚至组织得更好。乙酉年五月,南京投降后的东南现实,有力证明了这一点。江阴、嘉定两地大型抗清行动,以及无锡、常熟、休宁、徽州、贵池等多处游击性质的抗清活动,都是在政府缺失的背景下,得力于乡绅—民间这条纽带。这种现象的后面,便是士夫、民间基于共识和互信,形成合力(往往是反抗的合力),去贯彻共同意志、追求共同利益。就历来的中国社会关系而论,这是极重大的、堪称带突破性的动向,假以时日,中国社会基本结构与模型因此有所变革,绝非不可期待之事。可惜,满清以外族入主所势必伴随的高压统治,大大削弱、抑制了乡绅—民间新型关系的变革性潜质。虽然有清一代,乡绅—民间关系也继续存在下去(太平天国时即曾发挥作用),但其反抗性明显流失,更多地仅仅作为一种地方稳定杠杆而已。

以上分析,大致可以从意识形态及社会组织两个层面,解释明末东南民众“拒寇抗虏”这种表现的由来。但是,它仍不能解释为什么东南民众有此表现,而北方民众却没有或甚少有。

回答后一问题的方式,相当简明,只须实证。

我们从一组数字谈起。明代二百多年历史,科举考试所产生的殿试头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和乡试第一名会元,总数共244人。其各省分布及排名如下:第一,南直隶(含今苏皖两省)66人;第二,浙江48人;第三,江西48人;第四,福建31人;第五,陕西(包括甘肃)9人;第六,湖广8人;第七,北直隶7人;第八,山东7人;第九,四川6人;第十,广东6人;第十一,山西4人;第十二,广西2人;第十三,河南2人。[130]

对这些数字略作分类,得到以下结果:一、东南一带(苏、皖、浙、赣、闽)人数达193人,几为其余地方四倍(后者全部相加为51人)。二、南直一省人数,便超东南以外各地总和。三、浙、赣、闽三省,各自人数都接近于他处总和。四、以南北分片看,南部诸省即南直、浙、赣、闽、湖广、川、粤、桂共215人,北部诸省即陕甘、北直、鲁、晋、豫仅29人。

至此,答案可谓一目了然:明清鼎革之际,南北方颇相悬殊的表现,是长期以来文化重心随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结果。这个过程,远自东晋始;以后,北方蛮族每侵入一次,华族的经济、文化重心就为之南移一步。中间当然还有反复,但南移趋势不断且逐步深化,及至明代,正统华族文化的中心,已处长江中下游一带,北方则失却纯正、转为杂芜,“混血”特征突出。

这个过程,实际上同时发生了两件事。一是中原文化的华族正统性不断流失,二是长江中下游的化外性不断减弱、消失,取代中原成为华族文化的正统地。我们只须回看春秋时的情形,就知道南北方是如何悄然发生这文化上的流转。在那时,长江中下游与西北的狄戎一样,本属化外之地。但经过代代南移,中原文化正统及精英大举转移过来,东晋、南宋两次最大的迁徙,都向东南输送了大批豪族和文化精英,江浙许多大姓望族,祖籍原在黄河流域,而福建客家人多来自河南,则人所共知。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