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1/1)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几十年以后,邓云乡先生在《光明日报》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女词家及其故居》,专门讲述察院胡同我的老家。邓云乡先生年轻时生长在北京,“七七”事变以前,他母亲生病,常常请我伯父到他家去给他母亲看病,他也经常来我家送药方,请我伯父改方子,所以对于察院胡同我的老家是熟门熟路。但那时我们没有见过面。他是在80年代初看到一篇介绍我的文章,知道我的老家是在察院胡同。我们认识是在北京的一次诗词学会的聚会上,说起话来,邓云乡先生才知道当年给他母亲看病的叶大夫就是我的伯父,而察院胡同就是我的老家。邓云乡先生很客气,称我为“词家”,我虽然愧不敢当,但邓先生的文章使我非常感动。他是这样描述的:

一进院子就感到的那种宁静、安详、闲适的气氛,到现在一闭上眼仍可浮现在我面前,一种特殊的京华风俗感受。……佣人引我到东屋,……(东屋)两明一暗,临窗放着一个大写字书案,桌后是大夫座位,桌边一个方凳,是病人坐了给大夫把脉的。屋中无人,我是来改方子的,安静地等着。一会大夫由北屋打帘子出来,掀帘子进入东屋,向我笑了一下,要过方子,坐在案边拿起毛笔改方子……(大夫)头上戴着一个黑纱瓜皮帽盔,身着本色横罗旧长衫,一位和善的老人,坐在书案边,映着洁无纤尘的明亮玻璃窗和窗外的日影,静静的院落……这本身就是一幅弥漫着词的意境的画面。女词家的意境想来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熏陶形成的。

当年邓先生只不过是病人的家属,到我家来请我伯父改过几次药方。没想到相隔半个多世纪以后,邓先生竟然还会对我家宁静的庭院以及其中所蕴涵的一种中国诗词的意境,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和如此长久的记忆。而我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我的知识生命与感情生命都是在这里孕育形成,我与这座庭院,当然更有着说不尽割不断的、万缕千丝的心魂的联系。

2003年8月,国家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拆迁改建,这个庭院就从北京这座文化古城中消失了。当时不仅在北京的友人给我写信报道了此事,连台湾也登载了我的老家被拆毁了的消息。当然我也明白,没有旧的破坏哪能有新的建设,我也愿意见到新的北京将有一片新的高楼大厦的兴起。只是,正如邓先生所说的,我家故居中的一种古典诗词的气氛与意境,确实对我有过极深的影响。这所庭院不仅培养了我终生热爱古典诗词的兴趣,也引领我走上了终生从事古典诗词教学的途径。面对这所庭院从地面上消失的命运,我当然免不了有一种沉重的惋惜之情。其实我所惋惜的,还不仅只是这一所庭院而已,我所惋惜的是这所庭院当年所蕴涵的一种中国诗词中的美好的意境。我曾梦想着要以我的余年之力,把我家故居改建成一所书院式的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所。不过事实上困难极大,问题很多,绝不是我个人的人力、财力所能做的。然而,我个人愿以古典诗词教学来报效祖国的心意,始终未改。事实上1974年我第一次从海外回国时,我家的院子早已面目全非,成了一个大杂院。大门上的匾额不见了,门旁的石狮子被打毁了,内院的墙被拆掉了,垂花门也不在了,方砖铺的地也已因挖防空洞而变得砖土相杂而高低不平了。不过,尽管有这些变化,我对我家庭院仍有极深的感情,只因那是我生命成长的地方,只因我曾见过它美好的日子。虽然它被全部拆除,但它将常留在我的记忆中,常留在我那幼稚的诗词里。

三、伯父

伯父在民国初年曾经做过一段很短时间的公务员,辞职回家后,精心研究医书,做了中医。我一直觉得伯父有很多地方像王国维,他们都是早年去日本留学,一个是因为父亲有病回国,一个是因为自己有病回国,回国后都对民国初年的政治现状感到失望。和王国维一样,伯父也一直留着根辫子,每天都是伯母给他梳头。平日在家里的时候,伯父就把辫子垂下来,如果要出诊了,他就把辫子盘起来,戴上一顶帽子。那时,北京的风沙尘土很大,伯父出去时常戴一顶黑色的风帽。房门口常挂一只布掸子,他回来就掸一掸衣裳裤角上的灰尘。

伯父的医德医术都很好,有很多的疑难病人都来找他看病。他的脉房里边挂了很多幅字画,有些是清代名人的字画,也有朋友写了送来的。其中有一幅上面写的诗我还记得:“道貌尊青主,而今见叶公。起家长白外,遁迹软红中。松柏凌寒节,参苓造化功。阳和真有脚,小草被春风。”这首诗对我伯父充满了感谢和称赞。伯父行医,一般上午在家里看病,下午出诊,出诊时他就坐一辆包月的人力车。伯父有了空暇喜欢跟我聊天,读诗写字。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后,家里佣人没有了,我们跟伯父就分开吃饭,伯母和母亲就亲自做自家的饭。母亲去世以后,我们就又跟伯父一起吃饭,伯母做饭,伯父有时会帮忙买菜。

伯父曾经想过要教我医术,可是我的功课很忙,后来又离家远嫁,所以就没有教成。但是大弟结婚以后,弟妹想跟伯父学医,伯父却不肯教。伯父认为学习中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定要有深厚的古典文化的修养,因为中医的很多典籍都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而且学习中医还要靠你本身智慧的体悟。伯父以为,假如你没有那种智慧,学了以后只是死板地掌握教条,生硬用药,对于病人来说,那是非常不好的。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